杰里米·格兰瑟姆:避免环境灾难,人类握有三张“免死金牌”

2022年08月19日 17:40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李健

证券市场周刊 编译 | 李健

精彩摘录

如果人们摄入更多的谷物、更少的红肉,会对气候好转带来巨大效果。

人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人口爆炸就是其中之一。

每一波科技进步都会让人类更加无所顾忌、过度自信。

三张“免死金牌”:取之不竭的聚变能、开发成本低廉的地热能以及高效的储能技术。

我觉得中国在这一领域(新能源)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

有“泡沫预言家”之称的杰里米·格兰瑟姆于8月初接受了Better Booch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雷·洛克比的采访。格兰瑟姆预计,标普500或比峰值下跌50%以上,其中,超级投机股特斯拉“当股价在顶峰时,你可以抛售股票”。他还对通胀未来、新兴市场的全球角色等发表了看法。访谈干货满满,《证券市场周刊》完成编译并将分三期刊登本公号。

有一半非洲国家面临钾肥短缺的问题

特雷·洛克比:最近大家讨论很热烈的一个话题是,市场对相关政策的评价很糟糕。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你认为目前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政策的有效性如何?

杰里米·格兰瑟姆:有总比没有好。我们现在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很多东西都还在探索,有点像空气中飘忽的仙女。我很佩服那些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人,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漂绿”行为。

不过,我认为,鼓励人们报告碳足迹是一项有益的工作,是在鼓励他们做一些环保工作。这些政策目前看并不出色,可以做得更好。

环境的破坏比科学家20年前预测的要快得多,9年前,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指出了科学家们的懦弱,“要勇敢,必要时做好被逮捕的准备,要诚实,你们这些家伙,你们太保守了。”我这样说是因为,如果科学家们的保守主义造成了政治家们的应对不足,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但今天气氛已经完全变了,联合国几个月前的最后一份报告——IPCC中的开场白写道:“我们正在失去一个适宜的栖息地。”这个开场白真的足以让我们感到担忧。数字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语气却发生了巨大转变,因为他们开始鼓起勇气说实话,而这非常的重要。

我们其余人要做的是,拿起一份报纸了解一下当今的环境,你会看到大洪水发生的频率。大洪水总是最容易预测的,因为每当温度上升1/10摄氏度,空气中就会有更多的水蒸气。

倾盆大雨会侵蚀土壤,对农业造成危害。现在,土壤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所以我们只剩下40-70年的良好种植环境。我们必须改变耕种方式,深度耕作使土壤被冲走,并顺便带走了三分之二的肥料。肥料也是一种有限资源,不能被取代,没有钾和磷酸盐,任何生物都无法生长。

也许有些人会说,“别担心,我们还有150年的时间。”是的,朋友,我们仍有150年的时间。但问题在于,绝大部分钾肥资源分布在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这种资源分配不均可能会让资源所有国高兴,但对更多人来说却是风险。

受到战争影响,今年有一半的非洲国家面临钾肥短缺的问题。钾肥的价格已经突破了历史最高点,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这是无法负担的。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全球70%的磷酸盐分布在摩洛哥,相当于在全世界剩下的150年中,有70%的磷酸盐掌握在摩洛哥的手里。如果摩洛哥发生内战或冲突,我们只能期望中国、美国或是欧盟能够出手干预,否则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储备度过接下来的几十年。

少吃红肉有助于气候稳定

特雷·洛克比:你提到了农业,这让我想起食品供应问题。你是否听到过这样一类理论——我们所消耗的食物量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很好奇,我们吃的东西真的会影响气候变化吗?

杰里米·格兰瑟姆:是的,如果人们摄入更多的谷物、更少的红肉,会对气候好转带来巨大效果。

但一个现实问题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如果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不再吃肉了,我们也就不必担心气候的问题了。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要求人们不再吃肉,人们不喜欢这种命令式的要求,即便是为了公益。

当然,有些人会对公益事业做出积极响应,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在“用电荒”的时候,如果你告诉日本人少用一点电,第二天的用电量可能就会下降25%,一年后,用电量仍然会维持这一水平,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例子。

但如果你和美国人说同样的话,第二天用电量可能下降6%,一个月后可能下降4%,但一年后仍会回到原来水平。这与社会契约有关。而且这还关系到你有多信任你的邻居?你愿意为你的邻居牺牲多少?由于亚洲国家普遍推崇儒家或佛教文化,人们更尊重长辈并顾及邻里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方面做得更出色。但对于全人类来说,要求每个人都减少摄入肉类这很难实现。

避免人类走向全体失败的

三张“免死金牌”

特雷·洛克比:据我了解,你目前主要关注的是风险投资,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哪些公司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无论是关注聚变能、太阳能、地热能还是食品加工的企业,你认为哪些技术最有前景?

杰里米·格兰瑟姆:我不想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回答你的问题,但从本质上说,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体现出了曾经消失的文明的共同特征,最明显的就是狂妄自大。有些人会说,“环境恶化不就是狼来了的故事么?都说了100年了,从来没有应验过。”你以为400年前的罗马人没这么想过吗?中美洲的一些文明持续了约1000年的时间,他们建造了蓄水库、建造了引水渠,还拥有出色的军队,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应该能从其中吸取一些教训。尽管我们看起来像是一个正在走向灭亡的文明,但我仍然抱有一丝希望,我们可以摆脱这一命运。人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人口爆炸就是其中之一,在任何情况下,地球都无法支撑100亿人持续生活100年的时间。这么多人需要两个半到三个地球才能妥善安置。

另一个因素是技术。每一波技术浪潮都需要更多的能量,更大的复杂性,这是一个致命的特征,复杂性本身就带有失败的概率。此外,每一波科技进步都会让人类更加无所顾忌、过度自信。

但这一次我们拥有了一些开放式技术,我称之为“免死金牌”。它们分别是取之不竭的聚变能、开发成本低廉的地热能以及高效的储能技术。这三种技术中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因为从长远来看,廉价、绿色的能源能够解决贫困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实现的概率有多少?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聚变能可能会发展出一套可行的工程体系,但成本或许不便宜。

地热能看起来极具前景,因为水力压裂行业已经有了一些实验成果。工人们钻了成千上万口井,对岩石进行推进、破碎、实验、冲击,利用特殊液体混合物向下泵送和横向钻进。这是一场属于工程人才的革命。如果能将所有这些应用到地热能开发中,即便不是全世界,在某些地方试行,也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能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地球中心的热量是取之不竭的。

第三项技术是储能,这一领域目前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将储能的单位成本降低了10美分。如果我们能在未来20-30年里,再将成本降价10-20美分,我们可以有很多突破。我们甚至可以不需要聚变能或地热能。

这三项技术中的任何一项成功,都会带领我们摆脱人口和能源困境。但问题在于,地球上会有多少地方因为粮食问题、能源问题而失控?仅仅是温度上升,就会让整个印度次大陆陷入无法正常耕种的危机。

印度几乎整个次大陆都被耕地所覆盖,一旦室外温度超过35摄氏度,人们将无法在外面停留超过几个小时。印度次大陆已经连续三周处于45摄氏度的高温下,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唯一庆幸的是,印度次大陆并没有下雨,随着汗液的排出,人体的温度至少会降低。但如果高温发生在季风季节,在户外停留三四个小时,内脏器官就可能停止运作,很多人可能会面临死亡的危险。

如果幸运的话,高温可能会在60年、70年或80年内影响印度次大陆。如果不幸,只需30年或40年我们就会看到这些悲剧。

中国正在引领新能源行业

特雷·洛克比:伊隆·马斯克最近也分享了很多你提到的观点,根据伊隆·马斯克的说法,你只需要在德克萨斯州找一块100平方英里的空地进行太阳能发电,就可以为整个美国供电。但最大的瓶颈是储能。

杰里米·格兰瑟姆:讲的很好。但我得插一句,这听起来好像是从我这里获得的概念……

特雷·洛克比:非常有可能。

杰里米·格兰瑟姆:我之前详细阐述过这一观点。如果我们要找一块100平方英里的空地,我选犹他州。我曾在波士顿的一座州立公园中开车游览,那里根本找不到什么空地,想在波士顿找到一块100平方英里的空地绝对是天方夜谭。

另外一方面,如果中国加入进来(他们很可能会),我相信他们绝对能够找出100平方英里的空地,甚至可能找到一块更大的土地。

是的,你也许会感叹,中国正在引领这些重要的行业。中国目前拥有50万-60万辆电动巴士,而我们只有1500辆。今年以来,美国汽车销售中电动车占比为5%或6%,中国为20%,欧洲接近20%,其中挪威达到了70%。为什么我们在如此重要的技术上落后这么多?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又想到了风能和高科技输电线路。美国的输电线路称得上是中世纪的老古董,而且有三四条分开的输电线路。我们甚至无法为德克萨斯州送电,因此德州不得不搭建了自己的电网。

而且这些电网设施简直是老古董,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反观中国,他们拥有数千英里的高科技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还控制着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生产以及精炼锂和精炼钴。因此,我觉得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hanyu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