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资管巨头瑞士百达杜一:环境主题不仅包括环保公司,科技创新公司更是重要推动力

2022年01月18日 13:1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何艳

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 何艳

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是全球更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未来进行环境相关领域投资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2021年,全球最热门的赛道之一非新能源莫属,而在2022年开年,A股新能源相关领域则遭遇一波“寒流”,部分公司股价出现大幅调整。同时,继锂电、风电、光伏等被热捧之后,此前相对沉寂的氢能也接下“接力棒”频频发力。

最近,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主题股票投资基金经理杜一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专访时表示,他看好整个清洁能源的发展大趋势。大热的“碳中和”还有持续多年的投资机会,且“碳中和”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不局限于人们所熟知的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甚至还包括工业减碳、绿色减排、农业现代化等。对于当下热门的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杜一持有乐观态度,只是他认为,投资人需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

↑↑

(点击观看《证券市场周刊》对话杜一完整视频)

投资环保主题公司既能有良好收益

也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做贡献

《证券市场周刊》:您的环保主题基金基于“地球边界”这一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是如何与您的投资策略相结合的?

杜一:“地球边界”理论框架,可以使我们全面地分析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投资于那些能够解决种种环境问题的公司,既能为投资人带来良好收益,也能为解决环境问题做出正向贡献。

由于这是一只全球的策略,我们会从全球4万只股票的池子中进行筛选。首先,我们会运用“地球边界”理论框架把那些超出安全边界的公司,比如传统的高污染行业相关公司排除出投资领域,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参考世界上领先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帮助分析。经过排除之后,还会剩下约4000家企业。第二步,在这4000家企业里找出哪些企业真正可以基于“地球边界”框架,在其中的某个或多个领域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进而筛选出400家企业,最终基于这400家公司构建投资领域。

《证券市场周刊》:筛选出来的400家公司,如何根据基本面进行区分呢?

杜一:我们对公司基本面较看重三个方面,分别是商业模式、管理品质、回报潜力。商业模式方面,我们会更青睐具有高确定性增长机会且相对轻资产的公司,这些公司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以维持竞争优势,进而为投资人带来较高的资本回报比率。管理品质方面,则比较青睐于具有持续稳定的战略执行能力的管理层,同时希望公司具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回报潜力方面,我们会动态地结合对每家公司未来价值的判断,并参考目前的股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400家公司经过筛选后,大概剩下200家公司。我们会与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交流,同时构建自己的财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出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下最优质的50家公司,构建投资组合。我们还会对这50家公司进行动态跟踪,每年根据公司的业绩和财务表现,实时动态地对其财务模型和回报潜力进行评估。

《证券市场周刊》:全球不少投资机构将ESG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观,但至少在国内市场,ESG应用在股票市场“雷声大雨点小”,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杜一:ESG投资的普及是大势所趋,现在才刚刚开始,未来有很多因素将推动其发展。国内市场方面,监管层会不断细化ESG对于公司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在监管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地提升ESG相关信息的披露,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随着ESG投资方法的不断完善,相信最终会被投资者更广泛地了解和接受。

ESG本身可以使企业的表现越来越好,而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公司将会得到更好发展,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公司,运营成本则会越来越高,甚至面临监管处罚风险。目前,我国已将环境问题提升到非常高的高度上,相信未来ESG将在整个资本市场得以普及。

环境主题不仅是环保

科技创新成为重要推动力

《证券市场周刊》:您的环保投资策略里配置了不少的科技医疗健康类企业,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杜一:我们会定量地分析某家公司有多少百分比的收入是与解决环境问题相关的,如果比例超过20%,就可以将其纳入投资决策中。如一些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供应商,它们有超过20%的收入来自于提供世界比较尖端的环境污染物检测设备,因此这些公司是能够非常显著地解决环境问题的,即使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公司。

从投资哲学的角度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是驱动全球更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进行环境相关领域投资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比如能源上向再生能源的转型,汽车方面向电动车的转型等等,都是基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去完成的。我们也十分看好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数字化、虚拟化转型。

《证券市场周刊》:策略里“去实体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这也是“科技”因素的体现吧?

杜一:“去实体化经济”指的是能够帮助社会把传统的生产经济活动转为去实体化,甚至是将其虚拟化、数字化。正是由于虚拟化、数字化能够使传统的经济活动耗用更少的能源及原材料,从而减少排放和污染,进而对环境做出显著的正向贡献。工业软件、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公司正是这个领域当中的一些行业。

以工业软件领域的安斯科技(Ansys)为例,它是一家在全球模拟行业领先的公司,主要为全球各行各业的公司提供模拟真实世界的软件,进而解决了一些全球的环境问题。这家公司提供的模拟软件可以使得比如汽车这类传统行业的公司在进行产品开发、测试时,将以往线下的流程全部转为线上化、虚拟化。以往开发一辆新车,需耗费大量的能源及原材料进行不同的产品测试、原型开发,而虚拟化就不再需要耗用能源和原材料,也不会产生更多的污染及排放。另一方面,这也将整个新品研发、生产的过程大大提速。这种去实体化的转换,使成本下降,新品开发周期变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可谓一个双赢的过程。类似安斯科技这样的公司,未来将不断受益于全球传统企业数字化、虚拟化的转型。

碳中和不只是短期炒作

储能和氢能的普及势不可挡

《证券市场周刊》:这两年碳中和的主题很热,在中国也出现了不少概念股,您怎么看这个大主题呢?

杜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各国协力朝着碳中和这一共同目标行动,碳中和的实现或是21世纪人类将会完成的重大成就之一。由于“碳中和”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十年,与“碳中和”相关领域的投资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大趋势。

与“碳中和”及环境领域相关的很多中国企业,目前都已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其中包括再生能源和电动车的企业。而当再生能源、电动车销售到国外时,也将有利于帮助相应的国家实现碳中和,在全球形成了非常好的影响力。

《证券市场周刊》:2021年以来,亚洲、欧洲、美国的油气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陷入了一场“能源危机”,这会对新能源的发展形成扰动吗?

杜一:“能源危机”反而使大家更加意识到再生能源最终一定是重要的解决方案,并对再生能源的投资更加坚定。我们认为,对于再生能源的普及有望推进,尤其是结合近几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危机,比如澳大利亚等地的山林大火、美国的飓风、欧洲的暴雨等极端自然现象,进一步推进了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未来对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投资的力度还具有提升空间,并能够按时,甚至提前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

《证券市场周刊》: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构建和发展储能至关重要。您怎么看储能这个细分赛道的投资逻辑?

杜一:我们对储能的未来发展十分乐观。储能是清洁能源转型的非常重要的推手,也是很重要的技术,无论是在发电端还是用电端。例如,发电端的储能可以帮助电网更好地消纳清洁能源,用电端的储能则能够帮助家庭或企业更好地配置电力需求。储能的投资领域很广阔。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电池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链、储能的软件管理、能源管理、终端用户相关的解决方案等。

但储能的投资周期将会非常长,因为从全球的角度看,现在无论是再生能源还是储能的普及率都很低。而且具体到储能技术的实现,究竟通过哪种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储能,其中的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目前还不确定。这也是我们当下需要看到的风险边界。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在长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储能的普及是势不可挡的过程。

《证券市场周刊》:氢能被誉为一种“终极清洁能源”,您怎么看该领域长期前景?

杜一:氢能在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再生能源普及过程中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氢能的制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从水中电解出氢气,在电解的过程中如果能通过再生能源产生电力就会是一个很好的可持续过程,也将此称为绿氢。当然,绿氢还处于早期阶段,目前电解氢的过程成本较高,普及率较低。但参考10年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急剧下降的过程,相信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完善,绿氢的成本会有所下降。

从投资领域来看,绿色能源都将成为全球再生能源里很重要的投资领域,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与绿氢或氢能相关的公司上市。当然,如何将公司的估值与其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动态评估回报潜力对投资者而言会是一大挑战。

(本文已刊发于1月15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