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 | 无线传媒营收数据存疑,高新资质或名不副实

2021年10月20日 16:3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见习记者 | 赵文娟

证券市场周刊 见习作者 | 赵文娟

作为河北省惟一的“三网融合”内容集成播控平台运营机构,河北广电无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线传媒”)在今年6月21日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冲刺创业板。虽然公司近几年营收实现持续增长,但若考虑公司在IPTV业务市场培育期过后的用户增速逐步放缓,且付费增值业绩表现一般的现实,其未来还能否保持营收和业绩的增长是让人担忧的。

营收真实性存疑

无线传媒的主营业务为IPTV集成播控服务,是河北省三网融合内容集成播控平台惟一运营机构。报告期内(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3269.50万元、58673.68万元、63051.85万元和32852.46万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营收增幅为35.60%和7.46%,增速明显放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8097.88万元、33811.19万元、32007.97万元和18783.47万元,2019年和2020年增幅分别为20.33%和-5.33%,其中2020年呈现出明显的增收不增利情况。

在报告期内,无线传媒经营中赊销现象是明显增强的,其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分别为14369.69万元、19462.53万元、31101.34万元和27513.26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3.21%、33.17%、49.33%和83.75%,其中2019年和2020年增长率分别为35.44%和59.80%。从应收账款增速来看,其显然是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如此情况下,若客户不能按期回款,则公司可能存在因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其实,除了坏账风险的提升之外,若从财务勾稽角度去核算无线传媒营收方面数据,可发现该公司的营收数据也是存在一定异常的。

招股书披露,2020年无线传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525.79万元,因其属于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故将增值税按照6%进行估算,由此推算出公司2020年含税主营业务收入约为66277.34万元。理论上,该部分含税营业收入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入和经营性债权的增减。

2020年,无线传媒“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4999.97万元,而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较上期减少了31.94万元,剔除该部分影响后,当期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约为45031.91万元。将这一数据与当期含税营收勾稽,不难发现,该金额比同期含税主营业务收入少了21245.43万元,理论上,这会导致当年经营性债权有相应规模的增加。

可事实上,无线传媒2020年末的经营性债权仅体现为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变动。报表显示,无线传媒当期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41755.84万元,较2019年末增加了22293.31万元,与理论增加值存在1047.88万元的偏差。

附表  无线传媒与营收相关的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招股书

2019年情况与2020年类似。招股书披露,2019年无线传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14.65万元,不考虑税率变化因素,可推算出公司2019年含税主营业务收入约为58315.53万元。

同期无线传媒“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8006.77万元,而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较上期增加了479.90万元,剔除该部分影响后,当期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入约为57526.87万元。该金额比同期含税主营业务收入少了788.66万元,理论上,这会导致当年经营性债权有相应规模的增加。

可事实上,无线传媒2019年末的经营性债权仅体现为应收账款的变动。报表显示,无线传媒当期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9462.53万元,较2018年末增加了5092.84万元,与理论增加值存在4304.18万元的偏差。

无线传媒连续两年的数值偏差都超千万元,即便是我们考虑到其中的合理性误差,依然让人担忧其营收数据的真实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与同行业的新媒股份、芒果超媒、海看股份、重数传媒相比,无线传媒IPTV业务毛利率是一骑绝尘,但其毛利率报告期内降幅却是较为明显的,2018年至2020年间,公司综合毛利率由74.32%下降至61.74%,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由75.04%下降至62.65%,降幅均超过1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同期行业IPTV业务平均毛利率则只是从58.23%下滑到53.50%,下滑不到5个百分点。

2020年,无线传媒99.17%的营收来自于IPTV业务,IPTV基础业务收入是公司IPTV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而IPTV基础业务收入的来源主要取决于用户数量与单户创收情况。然而尴尬的是,2018年至2020年,公司IPTV业务用户数量分别为1183.32万户、1484.34万户和1505.73万户,增速由2019年的25.44%降至2020年的1.44%,同期(工信部数据)国内IPTV行业的用户规模分别为15534万户、29400万户、31500万户,增速由2019年的89.26%下降到2020年的7.14%。很明显,无线传媒IPTV业务用户数量增速要明显低于全国增速。

众所周知,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仅能在省内提供IPTV服务,不得跨区域经营,因此其IPTV用户总规模也存在上限,若同时考虑其单户创收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其未来营收的持续增长能力。

附图  工信部2011~2021年IPTV用发规模发展情况(单位:万户)

高新资质或名不副实

研发能力薄弱

招股书披露,无线传媒在2019年9月10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缴,有效期三年。然而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其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需要符合不低于3%的标准,而无线传媒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在报告期内却分别仅为2.53%、2.48%、2.73%和2.66%,显然,就研发投入占比来看,其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标准的。如此情况意味着,公司想要在2022年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至少需要公司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上需加大投入力度。

结合两版招股书,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无线传媒的研发人员由33人增至35人,占员工人数的比重由15.35%增至15.70%。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722.26万元、873.88万元,其中人工成本分别为1643.10万元和830.42万元。由此推算,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为4.15万元/月、3.95万元/月,这一人均收入之高若对比河北省人均收入水平看,实在是天价薪酬,而即使在同行业中可能也是天价,譬如海看股份2020年研发人员人均月薪酬为1.87万元左右,而重数传媒仅5400元左右。

招股书中,公司还披露了无线传媒拟使用募资54180.80万元用于“智能超媒业务云平台建设与运营”项目情况,其中提到该项目由公司自身的研发人员开展,且在T0-T4年度的研发人员薪资均为2万元/月,这个薪资几乎只有公司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每人月均薪酬的一半。如此明显落差,让人奇怪哪一个研发人员薪酬才是真实的?

招股书还披露,2018年至2020年,同行公司新媒股份、芒果超媒、海看股份、重数传媒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99%、2.76%、2.32%,而无线传媒在2018年和2019年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均值,2020年则高于均值。其中海看股份、重数传媒也在创业板提交IPO招股书,根据两者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末,重数传媒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18.88%,海看股份该占比则高达44.41%,均高于无线传媒15.35%的比例。这其中,重数传媒还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海看股份则有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而海看股份在2018年至2020年的研发费率分别为3.66%、4.08%、4.20%,要远高于无线传媒。

根据海看股份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其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分别为1874.23万元、2584.62万元、3575.43万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增幅分别为37.90%、38.33%;根据重数传媒招股书,其同期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分别为89.79 万元、101.21万元、174.77万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增幅分别为12.72%、72.68%;无线传媒同期研发费用中的人工成本分别为1036.36万元、1384.39万元、1643.10万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增幅分别33.58%、18.69%。仅从同比增速看,在两家同行公司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增速快速上升的时候,无线传媒研发人员收入增速却下滑了近15个百分点,这显得有些异常。

研发投入占比的偏低间接佐证了无线传媒研发能力薄弱的事实。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无线传媒共拥有16项专利,无发明专利,且这16项专利全部为继受取得,而非自主研发。其中5项实用新型专利全部于2029年9月25日到期,剩下的12项外观设计专利则全部于2028年5月8日到期。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这也就是说,无线传媒继受取得的这16项专利应全部是集中在2018年和2019年申请的。

然而《证券市场周刊》作者从相关网站查询到的专利信息显示,无线传媒的这16项专利集中在2020年11月由卢金禹转让而来,这意味着此前无线传媒或许根本没有专利储备,如此情况反映出公司此前获得的高新资质很可能是名不副实的。

版权投入“杯水车薪”

增值业务任重道远

在用户数量增长陷入瓶颈下,未来IPTV市场的増长就主要依靠增值服务市场的增长了,即取决于用户流量的变现能力,那么公司的增值服务能力又如何呢?

目前无线传媒的IPTV集成播控服务包含IPTV基础业务、IPTV增值业务及购物频道传输服务。其中增值业务主要向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视听节目,包括电影、综艺、音乐、特色频道等付费节目内容,终端用户通过购买付费点播内容的方式享受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报告期期内,无线传媒IPTV增值业务收入分别为7436.83万元、10655.20万元、12662.45万元及15931.21万元,占同期IPTV业务收入的比重的17.39%、19.37%、20.25%和18.08%,其中,2018年至2020年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上半年占比小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基础收视服务向付费内容服务转型,无线传媒期望为客户提供优质版权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付费率,以提升其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影视、综艺、音乐等各类版权内容已经成为IPTV与诸如有线电视以及移动端媒体等内容服务商竞争终端用户的核心资源。

报告期内,无线传媒IPTV版权内容采购的金额分别为4255.80万元、5964.08万元、14262.18万元和8842.43万元。本次IPO,无线传媒拟募资11.50亿元,其中有3.96亿元就用于“内容版权采购项目”。

这个版权投入成本先不与新媒股份、芒果超媒两家同行上市公司相比,即使与已提交IPO招股书的海看股份、重数传媒相比,也略显不足,更别提与国内主要视频网站相比。

根据海看股份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海看股份版权内容采购金额分别为24937.53万元、27205.94万元和34757.27万元。募投项目中,“版权内容采购项目”投资额高达9.75亿元。而据重数传媒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重数传媒采购“版权及节目内容”的费用分别为6492.41万元、9506.64万元、10065.43万元。募投项目中,其“优质版权库建设项目”拟投入3.2亿元。

前期投入虽然有限,但无线传媒在探索增值业务方面却是信心满满。招股书披露,无线传媒本次IPO的募投项目“内容版权采购项目”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内容版权投入所带来的IPTV增值业务用户增加及点播量增长。本项目投入期为3年,根据测算,T1到T5年,本项目每年可获得的IPTV增值业务用户数分别为76万户、152万户、246万户、148万户和84万户,共计706万户,所带来的IPTV增值业务收入预计为102992万元。

然而作为本次募投项目主要投入的增值业务,无线传媒招股书却没有披露报告期内其购买增值服务的用户数量情况以及该部分用户的支出增长情况,只披露了2018年至2020年无线传媒IPTV基础业务单户创收分别为33.35元/年、31.91元/年、32.87元/年,单户创收能力相比2018年是有所下滑的。这种情况意味着,即便是在公司提供丰富的可选内容前提下,无线传媒期望在用户规模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靠增值业务盈利,似乎也是不太容易的。

此外,无线传媒还曾因违规收费被多次投诉。《证券市场周刊》作者发现一篇来源于央广网发布的“河北IPTV涉嫌违规收费,遭大规模投诉”内容,其中提到“2021年整个5月份,河北消费者针对网络电视的投诉有23038起,其中投诉河北IPTV的数量高达21304起,占总投诉数量的92%。其中,消费者投诉河北IPTV增值服务不合理收费、违规收费等事件高达6039起,占当月投诉量的26.2%”。投诉原因大多是费用质疑,比如“无确认二次订购”、“业务已退订,仍产生扣费”“活动到期但绑定业务未取消,产生扣费”、错点增值服务被扣费等。此外消费者的投诉还涉及一些IPTV的营销活动。

当然,除了招股书披露的爱上传媒诉无线传媒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最终庭下和解索赔一千多万之外,无线传媒作为被告涉及侵权的诉讼案件也不少,奇怪的是,从企查查上查询到的内容显示,大部分原告却在近期纷纷撤诉,譬如8月27日天津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愿申请撤回对无线传媒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的起诉;2020年底西安佳韵社数字娱乐发行股份有限公司起诉无线传媒等等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也作了撤回起诉处理;2020年9月广州市君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撤回对无线传媒等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的起诉。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影营销有限公司也对相应起诉无线传媒的案件申请了撤诉。诸多撤诉时间的巧合,值得进一步深究。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ls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