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电气登陆科创板 主打“硬科技”的军工黑马

2021年09月04日 10:5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陈重山

据证监会披露,同意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88776.SH,以下简称“国光电气”)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8月31日,国光电气正式登陆科创板。作为国防军工骨干企业,国光电气有着60年研发生产经验,对微波和真空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深刻的理解,“硬科技”特色突出,曾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部分产品在国内尚无竞争对手,打造了坚实的护城河。

据悉,从公司所面向的市场角度分析,公司产品以军品为主,所处行业可以归为军工电子行业。同时,考虑到公司还从事核工业领域的产品,包括核工业领域专用泵、阀门以及ITER配套设备,所处行业可归为核工业行业。由此可以看到,国光电气既有科技基因,又有军工属性,未来想象空间大、增长速度快,属于资本市场中优质稳定的“压舱石”。

拥有60多年研发经验

系大型军工骨干企业

国光电气是我国“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是国家定点军用微波电真空器件“两厂两所”生产、科研基地之一,至今拥有超过60年研发生产经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真空器件、真空技术产品研制和生产的国内大型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光电气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集体铜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等。另据董事长张亚介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取得授权专利共89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专利2项,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数量的38.20%。具体到经营业绩方面,据国光电气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843.78万元、35493.97万元和 44585.44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0,064.60万元、35,146.15万元、44,259.97万元,年复合增速为21.33%;净利润分别为2003.03万元、4238.28 万元和9540.72万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18.25%。

建立国内外标准

打造产品护城河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开拓,国光电气形成了微波器件、核工业设备及部件和其他民用产品三大应用产品体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核工业以及新能源等领域。

具体到公司在技术领域的相关成果,国光电气董事长张亚介绍,国光电气对微波和真空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深刻的理解,60年来,始终坚持以微波和真空为技术发展主线方向,不断掌握和突破核心技术。产品条线方面,微波电子管由开工时仿制22个品种,发展到今天能够自行研制300多个品种系列,有67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120余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余个品种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电真空类产品连续波行波管、磁控管等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国光电气是国内微波频率覆盖面最全的厂家之一。

在大力发展微波器件的同时,国光电气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真空技术优势,研制出大量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核工业配套设备及部件,实现了核工业聚变领域专用泵和阀门的国产化。董事长张亚在投资交流会上表示,国光电气的核工业设备和压力容器测控组件产品属于业内独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领域同类产品国内尚无竞争对手。

此外,据招股书显示,国光电气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及关键设备的研制,为我国参与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 计划)”提供了核心设备。国光电气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家研制出满足ITER技术标准的“ITER 热氦检漏设备”企业,并依据该设备指标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国家“真空热氦检漏”行业标准,同时申请提出了“真空热氦检漏”国际标准。

目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提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目标,并进一步强调“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国光电气正是这样一家凸显“硬科技”底色的科创板国防军工骨干企业。

未来想象空间大

增长速度快

国光电气的目前主要客户为我国各大军工集团下属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时间长,稳定性高。据悉,进入“十四五”以来,在军费稳定增长以及加强实战化训练的背景下,行业需求端有所保证,基本面趋势持续向好,军工行业已进入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光电气兼具“硬科技”与“军工”特色,技术含量高、行业壁垒高,未来想象空间大、现金流稳健、增长速度快,属于科创板中优质稳定的“压舱石”。

关于国光电气的未来,董事长张亚认为,公司将继续保持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技术发展宗旨,深耕军用雷达、电子对抗、卫星通信、核工业以及新能源领域,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高速发展。

责任编辑:ls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广告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