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电子板块下一个大机会在 VR、AR ,像 2009 和 2016 年爆发前夜的苹果

2021年06月24日 08:4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李健

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 李健

对于电子行业来说,这个领域的技术革新非常快速,所以龙头的持续性也很难一概而论,需要跟踪研究。

电子是A股市场重要板块之一,还是市场反复活跃的板块。有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电子行业经常登上年度涨幅榜前三名。不过,电子龙头的演绎却有很强的“时效性”,鲜有龙头能长期走牛。对此,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向《证券市场周刊》作者表示,因为电子行业技术革新极快,龙头的持续性就很难一概而论。对于接下来的电子板块机会,他说,“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结构性分化的机会”。

赵晓光判断,今年是VR、AR两大领域进入爆发期的“前夜”,类似于苹果在2009年和2016年这两个爆发阶段的前期,这也意味着这两个领域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把握进入“拐点”的VR、AR机会

5G手机的应用软件表现乏力

《证券市场周刊》:某公司董秘在6月1日回复股东时表示,公司最新加入了苹果供应链。您怎么看这个利好?

赵晓光:长期趋势来看,苹果产业链的格局基本固定了,所以很难出现系统化的新公司进入产业链的机会,因为苹果产业链整体上内卷化是比较明显的。而且这几年的整体趋势是,产品线公司在逐步抢产品公司的份额,平台型公司逐步在抢产品线公司的份额。所以,苹果产业链的格局比较稳定了,尤其像大的模组基本上非常固化了,可能的机会就来自于上游行业,例如材料、设备、芯片等公司。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认可了上述消息,公司股价接连上涨。

赵晓光:不排除有短期炒作的可能,因为这个产业过去半年的表现不是很好,仅仅局限于某些点或线上的个别公司有很好的表现,例如上游的一些材料、设备公司。所以,这种短期炒作可以说是市场情绪引导的。

《证券市场周刊》:在消费电子领域内,目前有哪些新的成长点?

赵晓光:消费电子板块未来有成长空间的,首先在于AR、VR这类下一代智能设备。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发力,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是目前各大厂商都在关注的焦点所在。

5G手机方面,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硬件搭建好了但应用仍然欠缺的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换机,而是各种应用驱动,例如5G驱动,但这方面还需要观察,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差的。

所以,就下半年市场来说,比较看好的成长性机会在AR、VR、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手机的机会要不断跟踪,还要看拐点和应用的推动;其他的都是比较小的机会。

《证券市场周刊》:索尼、苹果等很多大厂计划在2022年推出AR、VR产品,当前是AR、VR的行业拐点吗?

赵晓光:我认为是的。Facebook的Quest 2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整个AR、VR硬件的体验很好,价格也在不断下降。目前,Quest 2和Pico 2都在降价,而一个产业开始降价就代表这个行业开始出现了拐点,例如过去特斯拉开始降价之后,销量开始大增,这个趋势很明显。

AR、VR应该是即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整个Facebook上的相关应用数量已经超过了9000个。现在的时点有点类似于苹果在2009年和2016年这两个爆发阶段的前期。

《证券市场周刊》:AR、VR销量天花板是怎样的?

赵晓光:长期来看,天花板可能非常高。目前只能一步一步先看,就像过去的手机产业,我们不可能在2009年就看到手机销量达到15亿部,都是不断在发展中慢慢实现的。AR、VR也是一样。

《证券市场周刊》:AR和VR类公司的能力是否能在对方领域内延续?

赵晓光:可以延续的。本质上VR、AR的核心技术是一回事,几乎可以完整延续。

《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在智能手机方面的制造能力,开始往汽车行业复制,那么我们的特斯拉产业链会像苹果产业链一样有全球优势吗?

赵晓光:逻辑上看可以是这样,但趋势不是这样,因为消费者换汽车的速度不会像换手机那么频繁。手机产业链花10年走完的路径,汽车产业链会走得久一点,但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创新模式、采购关系模式、对中国供应链的重视程度等。

从锂电池开始就已经证明了中国在全球的突出优势,全球的锂电池需求目前基本被中国公司全都覆盖了。

《证券市场周刊》:苹果公司和小米公司的股价表现都不错,您怎么看这两家企业的区别?

赵晓光:苹果做的是性能,小米做的是性价比。他们有各自的用户群体,但小米也想不断升级,所以做了很多积极布局,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分工。

买苹果的人更多需要一种社交身份,他们用苹果手机觉得挺有面儿。苹果的很多功能目前在国内用不了,但消费电子在某些方面来看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面子需求,消费者需要社交和存在感。所以过去很多人看空苹果,他没看到这些消费背后的需求。我认为,从目前估值来看,苹果的股价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证券市场周刊》:普通投资者对C端消费电子有感知,对B端的就差很多,那怎么把握电子板块的机会?

赵晓光:如果投资者不具备这种选股的能力,干脆交给专业机构来做,因为我们研究分析需要大量的工作,包括前期会找大量的行业专家做调研。

投资电子行业需要做很多前瞻性研究。以上一轮面板机会为例,当市场上投资者都看到面板价格上涨的时候,相关公司的股价已经涨完了。但电子行业又有很好的表现,金融危机以来,电子行业经常登上年度涨幅榜前三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分享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又想避免繁琐的调研工作,买指数基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持续跟踪结构性机会

在分化中配置新龙头

《证券市场周刊》:电子行业能采用价值投资的方法吗?

赵晓光:我认为可以的,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分析的方法不一样。这家公司为什么能成为龙头,是否有强者恒强的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它本质上都是强者恒强的逻辑,只是在一些大的变化时会有规则的变化。

例如海康、大华,它们有垂直整合的能力,这种垂直整合能力带来了强者恒强的趋势。整体上有很强竞争力的公司,它们建立在企业有几千人做设备、几千人做软件、几千人做模具的基础上,形成了很强的规模效应。

而如果一家公司是苹果或华为供应商,专注某一项业务,行业年收入有3000亿元,基于此,市场判断它能做到10亿元利润,所以给它300亿的市值。但实际上,它在平台型公司面前毫无抵抗力,平台型公司可能明年把这项业务做了,它就没有市场了。所以我认为,龙头公司特别是在估值比较合理的情况下,是优先配置的品种。

《证券市场周刊》:现在的龙头,在未来5年内都会有明显优势吗?

赵晓光:这要看不同行业的不同属性,另外企业之间也不一样,因为企业是人做出来的,如果企业家的人生观突然发生了改变,不再追求规模扩张,那也可能在后面的赛程中落后。对于电子行业来说,这个领域的技术革新非常快速,所以龙头的持续性也很难一概而论,需要跟踪研究。

一家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有两点:幸运又能干。每家公司的禀赋不同,就像谷歌的禀赋是搜索,Facebook的禀赋是社交。在这些禀赋之上,企业家还需要努力、勤奋、有战略思维。

我们有时候为分析研究一家白板公司就要和30位以上的专家做访谈,而且这些专家都是核心人员,通常不容易接触到。电子行业的特点就是要持续跟踪研究。

《证券市场周刊》: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超配电子板块4.05%,这是在做左侧布局吗?

赵晓光:很多电子公司现在涨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做更精细化的研究,可能投资者想做的是左侧,但最后发现根本不是左侧,有些公司从几百亿最后可能跌到几十亿。现在就有些几百亿的公司确实也可能会跌回去。

十年前智能手机快速扩张,配置所有公司都赚钱,但现在一定不是那个时候。如果认为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就把有关新能源企业都做配置,已经不行了。所以,电子行业一定有结构性的机会,机会一定是持续分化的。

《证券市场周刊》:电子行业在牛年的特点是怎样的?

赵晓光:承前启后,未来的前景很广阔,投资者要认真研究结构化趋势,把握结构化的机会,在大蛋糕上找到新的蛋糕。

科研红利、企业家红利无法逆转

中国科技将成市场大赢家

《证券市场周刊》:中国电子行业目前在发展上还有一些不足,但发展空间够大,您怎么看中国和美国在电子领域的竞争?

赵晓光:中国在电子领域对美国的竞争优势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最开始是苹果崛起,培养了中国大陆的供应链,随着苹果供应链的成熟,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供应链也顺势做了起来。目前,在模组行业,我们基本控制了手机产业链,苹果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苹果。现在,我们的企业把能力进一步向上游材料、设备领域延伸,甚至往汽车领域延伸。

过去20年,美国带着中国一起重新定义了全球电子产业版图,之前中美日三分天下,现在是美国占70%,中国占30%。当然,在芯片等领域,日本和欧洲也很强,但在智能手机领域,前5家公司中有3家是中国公司。美国感受到了中国的快速崛起,所以用贸易战的方式打压我们,但中国的科研红利、企业家红利是无法逆转的,未来肯定会是中国企业的天下。

《证券市场周刊》:我国正在进阶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晓光:我觉得最终还要落到人,落到企业家身上。优秀的企业家,第一要专注,要花时间在工作上;第二要有整合人才的能力;第三在战略上要清晰,知道方向是什么。例如VR、AR现在是空间广阔的方向,有些企业10年前就在这个方向上持续投入了,现在才开花结果。

另外,各方面要维护好健康的经营环境,给企业家一个好的经营环境,让他们有信心,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前我们砸钱也做不成事,现在为什么行?本质上是内因在起作用。政策的扶持很重要,但最后还是市场化的力量起主导作用。

《证券市场周刊》:美股市值前5名都是科技公司,中国股市会不会也出现这种趋势?就是电子、科技相关公司占比越来越高?

赵晓光:我认为应该会是这个趋势,很多美国走过的路,中国也都在走。但也不是完全复制,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社会分工也不一样。

(本文已刊发于6月19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ls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