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指数基金配置价值显现

2021年03月05日 20:2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梁杏

特约 | 梁杏

在农业板块各条赛道中,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在行业中权重占比较高,往往引领了农业板块的走势。2018年开启的本轮猪周期中,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扰动因素,生猪产能下滑幅度及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均远超以往。近期,国内首只养殖ETF获批发行,农业类指数基金亦受到市场关注。后续猪周期行情能否延续、农业板块空间会有多大,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要点。

生猪产业重要性提升

三因素支持上行周期持续

2月21日,今年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并且重点提到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猪周期中之所以存在生猪供应的紧张,是因为猪价下行打击养殖户积极性,大量能繁母猪被淘汰,造成了供给减少、猪价上涨。

2018年8月以来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一方面导致母猪存栏锐减,仔猪成本升高;另一方面造成防疫设施投入及人力成本加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行业平均成本明显提升,生猪产能下滑幅度及猪肉价格上涨幅度相当惊人。

近期部分地区的“非瘟”疫情加剧,导致去年12月以来多地恐慌性抛售,或将透支未来几个月可供出栏的商品猪数量,生猪产能恢复或不及预期。因此此次出台的一号文件,也是针对了疫情常态化下生猪产能的保护问题。

落实到投资而言,猪周期行情还能否延续?首先,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行业进入壁垒大幅提高,整体恢复速度较为缓慢,较历史正常存栏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且三元母猪占比较高,预计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供给偏紧的趋势依旧存在。根据长江证券测算,2021年全国生猪供需缺口仍将达13.88%,有望支撑未来价格。

其次,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上市头部企业份额不断提升。近年来养殖行业环保政策趋紧,且非洲猪瘟疫情也加速了行业出清。头部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养殖,在控成本和抗风险能力上具备明显优势,前十大上市猪企生猪出栏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5.6%上升至2020年的10.7%,2021年或将进一步增至近20%。

最后,生猪的消费需求有释放空间。生猪的需求端较为稳定,主要由家庭消费、餐饮消费、团膳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共同构成。近年来我国猪肉消费规模保持在5500万吨左右的水平。受高猪价以及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猪肉消费量下降至4305万吨。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测算,2020年国内生猪消费显著压抑近30%。

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或仍维持高景气状态。截至2月25日,目前中证畜牧养殖指数PE估值17.31倍,仅位于历史8.71%分位。在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强化的情况下,“低估值+高景气”意味着投资农业特别是养殖行业,在当前时点具备相对更高的安全边际。

农业类指数基金配置价值提升

养殖ETF出炉引发关注

本轮猪周期行情的超预期,也加大了市场对农业类指数基金的投资需求。去年底以来,国内基金公司开始布局相关产品,基本上跟踪的均为中证农业主题指数,目前跟踪该指数的已经有一只场外基金和两只场内ETF。

根据申万行业划分,农林牧渔行业包含了畜禽养殖、饲料、农产品加工、种植业、动物保健等细分子行业,其中畜禽养殖权重占比最大达到42.3%。近期,国内首只养殖ETF——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发行,填补了细分领域空缺。

养殖ETF跟踪的是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指数包含50%的生猪养殖、23%的饲料、17%的动物疫苗和10%的禽养殖。考虑生猪养殖以及饲料、疫苗里与猪相关的股票,指数养猪成分股合计占据了72%的权重,因此养殖ETF也成为基民口中的“养猪”ETF。

从指数收益率来看,2018年以来,中证农业主题指数上涨56.05%,聚焦养猪产业的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上涨85.6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5.69%,因此猪周期中农业板块尤其是养猪板块确实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基金投资者可以保留一定的仓位配置这类产品。

(本文已刊发于2月27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责任编辑:qzy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