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确定性强的公司里寻找机会

2020年07月08日 13:1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本刊记者 李健、谢长艳、林伟萍、何艳、李壮

•编者按•

当美股市场在两周内4次熔断,全球其他一些市场接连熔断,这样的情形终于让年轻的投资者们和巴菲特先生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头一次经历如此暴跌。

只是,巴菲特先生经历过太多次危机,在这次全球市场大暴跌中,他开始不断加仓。而对于年轻的投资者来说,跟着巴菲特去无脑加仓固然是一种选择,但从市场表现看,恐慌的人和恐慌的钱更多!

本期,《证券市场周刊》选取了在A股、港股和美股等市场投资的投资人,让他们现身说法,看他们是怎么思考这次全球市场暴跌以及在此期间如何操作的。

每种经验都是无价之宝,希望这些投资人的经验能帮到您。

现在看起来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好的增长。现在看起来不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相比于2008年时的金融危机,我认为现在形势更加严峻。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是在高利率环境下爆发的,之后各国政府通过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带动全球经济慢慢复苏。另外,2008年时,去杠杆其实是转杠杆,将次贷危机带来的居民高杠杆转移给了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受政府财力支持,相当于最后由政府买单。在转杠杆之后,美国政府的杠杆率从2007年的47%提高到如今100%以上。

现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早已把利率降了很低,日本和欧盟都实行了负利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各国政府要应对危机,相比2008年可使用的工具更少了,债务负担也更重了。

另外,全球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区间,在疫情爆发之前,这个趋势已经确立,实体经济部门面临供给过剩的压力。而且,不同于金融危机,疫情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幅下跌,说明全球物流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从美国来看,其文化娱乐的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1%,服务业创造的GDP占美国GDP总量的80%。如果金融领域出现流动性危机了,实体经济又出现停滞的风险,这一轮的危机会比2008年更大。

对美国来说,过去10年牛市中,美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通过发债回购股票,虽然带来了股价上涨,财富效应凸显,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越来越大,所以这一次危机表面看是流动性危机,背后也是资产负债表扩表的危机,美国企业在扩表,美联储也在扩表,美国居民的资产结构面临较大的风险。

日前,美联储通过降息释放了流动性,我认为,要应对疫情,最重要的是防控传播,研究应对病毒的办法,用降息来应对疫情效果肯定有限。

在这场全球股市大跌中,我们看到,成熟市场的波动性也很大,这主要是金融工具的问题,它们有太多可以加杠杆的工具。对我们也是一个借鉴。

现在,股市下跌使得市场中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大量资产都便宜了,投资者可以选择风险资产,也可以选择避险资产,只要不加杠杆,投资风险比以前要小了。疫情终会过去,金融市场也会恢复正常。但很多人乐观地认为A股是避风港则是一种阿Q精神,在海外疫情全面爆发之后,外资明显流出A股。当台风来的时候,船却离开了港口,怎么能说A股是避风港呢?

另外,我不认为在疫情过去之后,A股会出现长牛走势。因为A股整体从估值中位数角度看并不便宜,截至3月19,日全部A股PE(TTM,中值)为27.3倍。另外,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下行,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关联度非常高,所以一定会受到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

在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来拉动全球的需求。现在来看,经过了十几年的投入,中国基础设施相对来讲比较完善,当前可投的基础设施已经不多了。更重要的是,基建投资的钱从哪来?如非洲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因为它们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它们没钱。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9年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还是很低,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多。

我认为中国很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全面牛市,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因为A股的估值结构里,给未来业绩确定、主营业务突出的大公司较低估值,而给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中小公司较高估值。这跟成熟市场正好反过来,成熟市场给予确定性公司,例如可口可乐、沃尔玛、好市多等较高的估值,给一些不确定性的企业比较低的估值。正是这样的估值偏差,所以中国存在结构性牛市的机会。

现在看起来业绩确定性较好的公司,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增长,现在看起来不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格局下,大公司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才、更多的技术、投入更多研发费用做创新,行业的市占率越来越向大公司集中。中国之前不少缺乏稳健盈利模式公司用“市梦率”来估值,这轮下跌之后,现在到了“梦醒时分”。■


责任编辑:zhangjing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