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生物患境外销售“依赖症”,逾亿元含税营收缺乏数据支撑

2020年06月30日 13:1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谢碧鹭

作者 | 谢碧鹭

近日,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恒生物”)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欲冲刺科创板。本次上市,其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700万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及缬氨酸项目、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从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情况来看,尽管报告期内华恒生物的营业收入在不断增长,但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经营依旧暗藏着一定风险,例如大客户过于集中、主要产品过于单一等。更加关键的是,据《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核算,2019年华恒生物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及经营性债权之间的财务勾稽关系存在异常,若不解释清楚,可能会为本次IPO埋下隐忧。

暗藏经营风险

华恒生物是一家从事氨基酸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丙氨酸系列产品,包括L-丙氨酸、DL-丙氨酸和β-丙氨酸等。从华恒生物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其中暗藏着诸多风险。

据招股书介绍,2017年至2019年华恒生物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37%、72.44%和65.48%,占比较高,特别是第一大客户巴斯夫,报告期内其销售占比分别为49.95%、54.39%和46.25%,客户集中度较高。

虽然销售集中于大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但对于一家即将上市,且已经度过初始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销售对象的过于集中也存在风险,一旦客户采购规模下降,有可能对其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况且目前华恒生物的主要产品较为单一,据招股书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丙氨酸系列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62%、98.57%、86.79%。而且根据华恒生物的计划,对于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分别为4亿元和1.4亿元,可见未来华恒生物的重点依旧放在该产品上。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华恒生物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8.21%、62.17% 和55.74%,但公司所有的生产基地、研发、销售及管理中心均在国内,境外尚未设立业务机构。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未来一定时期内,恐怕难有改观,这可能会影响其境外销售,再加上华恒生物自身产品种类并不丰富,客户过于集中等诸多风险,其未来经营情况令人担忧。

营收数据异常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证券市场周刊》作者发现,华恒生物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9年营收数据亦存在不少令人困惑的地方。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华恒生物的营业总收入为4.91亿元,其中境外营收为2.56亿元,该部分营业收入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剩下的部分营收还需要考虑增值税税率变化问题(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自2019年4月1日起,由16%下降到13%)。由此估算,其当期的含税营收总计大致为5.24亿元。

按照财务勾稽关系,企业的营业收入会体现为经营性债权或者以现金的方式收回,那么华恒生物当期的情况又如何呢?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9年华恒生物“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9亿元,由于该年度预收款项变化幅度较小(仅减少了44.32万元),可忽略不计,将其与5.24亿元的含税营收相比较,存在将近8500万元的差额。理论上,当期华恒生物的经营性债权应该要有相当规模的增加。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期华恒生物该部分金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华恒生物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和坏账准备分别为1939.82万元、4648.2万元、264.52万元和141.71万元,同类项目合计较2018年末减少了2233.75万元,这样一增一减之下,便跟理论上应该增加的金额相差更远,大概存在1.07亿元的差额。也就是说,2019年华恒生物大概有1.07亿元的含税营收既没有现金流也没有经营性债权的支持,需要公司给出合理解释。

附表 与营收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非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ls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