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全球股灾下投资者纪实

2020年03月23日 19:5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本刊记者 李健 谢长艳 林伟萍 何艳 李壮

·编者按·

当美股市场在两周内4次熔断,全球其他一些市场接连熔断,这样的情形终于让年轻的投资者们和巴菲特先生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头一次经历如此暴跌。

只是,巴菲特先生经历过太多次危机,在这次全球市场大暴跌中,他开始不断加仓。而对于年轻的投资者来说,跟着巴菲特去无脑加仓固然是一种选择,但从市场表现看,恐慌的人和恐慌的钱更多!

本期,《证券市场周刊》选取了在A股、港股和美股等市场投资的投资人,让他们现身说法,看他们是怎么思考这次全球市场暴跌以及在此期间如何操作的。

每种经验都是无价之宝,希望这些投资人的经验能帮到您。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在确定性强的公司里寻找机会

现在看起来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好的增长。现在看起来不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相比于2008年时的金融危机,我认为现在形势更加严峻。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是在高利率环境下爆发的,之后各国政府通过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带动全球经济慢慢复苏。另外,2008年时,去杠杆其实是转杠杆,将次贷危机带来的居民高杠杆转移给了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受政府财力支持,相当于最后由政府买单。在转杠杆之后,美国政府的杠杆率从2007年的47%提高到如今100%以上。

现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早已把利率降了很低,日本和欧盟都实行了负利率,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各国政府要应对危机,相比2008年可使用的工具更少了,债务负担也更重了。

另外,全球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区间,在疫情爆发之前,这个趋势已经确立,实体经济部门面临供给过剩的压力。而且,不同于金融危机,疫情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幅下跌,说明全球物流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从美国来看,其文化娱乐的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1%,服务业创造的GDP占美国GDP总量的80%。如果金融领域出现流动性危机了,实体经济又出现停滞的风险,这一轮的危机会比2008年更大。

对美国来说,过去10年牛市中,美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通过发债回购股票,虽然带来了股价上涨,财富效应凸显,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越来越大,所以这一次危机表面看是流动性危机,背后也是资产负债表扩表的危机,美国企业在扩表,美联储也在扩表,美国居民的资产结构面临较大的风险。

日前,美联储通过降息释放了流动性,我认为,要应对疫情,最重要的是防控传播,研究应对病毒的办法,用降息来应对疫情效果肯定有限。

在这场全球股市大跌中,我们看到,成熟市场的波动性也很大,这主要是金融工具的问题,它们有太多可以加杠杆的工具。对我们也是一个借鉴。

现在,股市下跌使得市场中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大量资产都便宜了,投资者可以选择风险资产,也可以选择避险资产,只要不加杠杆,投资风险比以前要小了。疫情终会过去,金融市场也会恢复正常。但很多人乐观地认为A股是避风港则是一种阿Q精神,在海外疫情全面爆发之后,外资明显流出A股。当台风来的时候,船却离开了港口,怎么能说A股是避风港呢?

另外,我不认为在疫情过去之后,A股会出现长牛走势。因为A股整体从估值中位数角度看并不便宜,截至3月19,日全部A股PE(TTM,中值)为27.3倍。另外,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下行,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关联度非常高,所以一定会受到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

在2008年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来拉动全球的需求。现在来看,经过了十几年的投入,中国基础设施相对来讲比较完善,当前可投的基础设施已经不多了。更重要的是,基建投资的钱从哪来?如非洲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因为它们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它们没钱。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9年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水平还是很低,现在已经翻了一倍多。

我认为中国很长时间内不会出现全面牛市,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因为A股的估值结构里,给未来业绩确定、主营业务突出的大公司较低估值,而给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中小公司较高估值。这跟成熟市场正好反过来,成熟市场给予确定性公司,例如可口可乐、沃尔玛、好市多等较高的估值,给一些不确定性的企业比较低的估值。正是这样的估值偏差,所以中国存在结构性牛市的机会。

现在看起来业绩确定性较好的公司,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增长,现在看起来不确定性强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因为在产能过剩的格局下,大公司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才、更多的技术、投入更多研发费用做创新,行业的市占率越来越向大公司集中。中国之前不少缺乏稳健盈利模式公司用“市梦率”来估值,这轮下跌之后,现在到了“梦醒时分”。■

深圳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

持有核心资产,搭配一定的轮动操作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的建议是持有核心资产,一直持有也没问题。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我倒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这一次没有严重的金融系统危机在前。全球股灾可能3个月就会过去,不会持续太久。

我反复强调,牛市和熊市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可笑:现在全球资本市场暴跌,老林你怎么还在谈牛市?但现在就是牛市。炒股是往前看一个趋势,在迷茫的时候想想我这句话,绝对是有意义的。

A股市场出现30%的跌幅也很正常,牛市分初期、中期和末期,末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市场没风险,在2015年牛市顶峰的时候,甚至有公募基金发布规定称,不许卖股票,现在来看都是笑话,只有旁观者清。现在也一样,牛市初期的特征就是波动性大,现在卖股票以后看也是笑话。

熊市和牛市的操作是不一样的,熊市里不操作或者空仓是最好的办法,而牛市里则要满仓。现在本来是该买的,你却卖了,该持有的,你却斩仓了,最后一定会吃大亏。

很多企业前期累计升幅比较大了,从估值角度看处在合理区间,加上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很多人开始担心是否会出现下跌。但是我想提醒的是,这些企业之前大幅上涨,未来还会继续上涨。但首要任务是选择好股票,持有一些确定性的股票。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的建议是持有核心资产,一直持有也没问题。或者可以买一些指数型基金,例如沪深300指数型基金、创业板基金等,做一个组合投资。

很多蓝筹股股价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回调,但我们也没有考虑(参与),因为我们的买入和持有策略是分开的,前期累计升幅大了,我就不买了。除了持有之外,我们现在也做一些轮动操作,对于一些5G、人工智能等热点板块会采取轮动投资策略。因为牛市初期的基本特征就是股票轮着涨,有的跌下去,有的涨起来。我们根据市场的这种情况采取一些操作上的变化。具体来说,我们会做一揽子配置,其中有股票,也包括其他资产。■

多夫曼基金董事总经理张景舒:

砍仓美股,调仓A股,加仓港股

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比起一个月前显著改善,但港股却跌了大约20%,这是非常可笑的。就A股而言,吸引力已经变弱了,港股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

我从2014年开始做投资,从2016年开始跟着我现在的老板多夫曼先生做价值投资。我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因为我最早接触市场的时候,油价开始大跌,于是我开始“逆向投资”,试图抄底能源股。结果能源股从2014年到2020年一直都是熊市。除此之外,过去十年,在美国“增长型”公司估值与“价值型”公司估值的差距一直在拉大,价值型投资者在美国可谓是暗无天日。一些比较优秀的价值投资者,如小巴菲特塞思·卡拉曼,以及大卫·亚伯拉罕,不仅跑输市场,而且亏钱。

我于2015年底介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尽管大盘涨幅很小,但我和我的基金都在中国市场赚了很多钱。2016年-2018年是白马股的牛市,这很符合我们的投资风格,我们刚介入的时候白马股估值很低,现在A股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当时的机会了。过去三年中国市场问题不断,先是去杠杆,再是贸易战,到现在的新冠肺炎病毒。我过去七年的投资经历让我偏向于保守,从未经历“疯牛”也让我对市场和盈利更加理性,而不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对管理层的言行一致有更高的要求。

从投资策略来看,我以及我所在的公司一直都是专注价值投资。2018年我们美股持仓有一定的回撤,但回撤幅度比市场小。2018年上半年市场一直在涨,当年11-12月因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担忧,市场大幅下跌,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2019年年初美股就开始回弹,2019年全年业绩非常不错。但2019年任何一只做多的基金,我相信表现都很不错。这也让我们在2020年1月的时候更加理性,逐渐减仓,保留了22%的现金仓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过去两周市场波动带给我们的回撤。

今年以来我们也跑赢了大盘,这主要是因为择股审慎,现金充裕。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风险暴露,让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疫情可能在美国爆发。我当时建议老板减仓的理由如下:“根据中国抗‘疫’的R0(每个患者平均传染他人的数量)数据,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第一就是美国政府快速采取隔离政策,这会导致短期的经济衰退;第二,也是更糟糕的情形,就是美国政府拖延采取应对措施,这会导致更长期的经济衰退。无论哪种情形,市场都会大跌,因此我们应该更加保守,增加现金仓位。”

我们也较早采取了行动,砍掉了一些可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公司,比如诺唯真邮轮(NCLH)。诺唯真邮轮的业绩一直非常好,我们去年10月以48美元/股的价格买入,依据有三:首先,人口老龄化可能长期利好邮轮行业,而诺唯真邮轮的定制模式给了喜欢自由的美国人更大的选择空间;其次,我们判断美国的经济扩张还没有结束;最后,诺唯真邮轮比起她的两个竞争对手,扩张速度更快,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过去五年来净资产回报率都在10%以上,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也都在过去十年内稳步攀升。具体地说,诺唯真邮轮拥有25艘邮轮,并准备在未来的五年中增加七艘。过去十年诺唯真邮轮都是盈利的,并在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都以两位数增长。疫情爆发后,诺唯真邮轮当即大幅下跌,从1月份的60美元/股,一下跌到了45美元/股,低于我们的买入价。由于对疫情扩散的整体判断,我们当即选择斩仓。截至20日,诺唯真邮轮股价为10美元/股。回首这陡峭的下跌悬崖,不禁让我们在庆幸之余倒吸一口凉气。

我认为,美联储此次的应对非常糟糕,而特朗普对股价下跌也有本质性的理解偏差。市场想要看到的是美国政府当机立断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发展,减少感染病例;特朗普和鲍威尔却认为通过降低利率能够稳定市场。看一下中国市场吧,中国市场自春节以来尽管大幅下跌,但很快就在病例数拐点之后稳定下来,这两周下跌远远小于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

降低利率只会给金融枢纽行业造成更大的压力,金融行业整体跌幅仅次于能源行业。加大力度控制疫情发展是阻止下跌的唯一途径。如果不阻止疫情扩散,那么电影、户外娱乐、健身、餐饮、商业地产将哀鸿遍野,金融体系贷出去的钱全部变成坏账,整个经济体都会崩塌。

美联储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主动多次降息,打完了子弹,现在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我生活在美国,我觉得居民依然缺乏防范意识,政府采取行动依然不够果断,因此我们的现金仓位也都还保留着。我们不会在看到明显好转的先行指标前打完子弹。

因为这是我从业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危机,所以没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个人认为,这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叫做均值回归——没有永涨不跌的市场。从以往经验来看,美股一次熊市平均下跌幅度为35%,如今道琼斯已经跌去了近30%。如果这是一次“平均”的熊市,那么美股从统计意义上说还有5%的下跌幅度。美股是否好转取决于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及这些措施的力度及有效性。确诊病例增速拐点到来之前,我们预计市场都不会给予正面的回馈。

目前,我们每天都比平时更卖力地做调研,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并将一些潜在低估的标的汇总到一个“关注名单”上。只有事先做好准备,才能在合适的时机“扣动扳机”。

就美股和港股投资机会而言,我认为现在港股市场的性价比更高,尤其是一些在中国运营、港股上市的企业,由于港股市场流动性稀缺(大约50%的资金是外资,这些外资在本土市场大跌的情况下抽离,造成港股的涨跌完全脱离了基本面)而大幅下挫。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比起一个月前显著改善,但港股却跌了大约20%,这是非常可笑的。

就A股而言,经历2月和3月后,A股的吸引力已经变弱了,港股对我们的吸引力大得多。我们现在有8%的仓位是放在中国的,都是港股持仓,未来可能会考虑将这个仓位增加到12%-15%。AH溢价从2014年7月的88.72涨到了如今的132.14(数字越高意味着A股越贵)。2014年8月,港股为24700点,现在是23260点;2014年8月,A股为2194点,而现在是2779点。市场的时钟会来回摆动,A股没有港股因为流动性危机造成的大幅下跌。因此对于我们这只国际基金,我们会更多地考虑抄底港股,而非A股。■

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刘跃:

外围不止跌A股难企稳 

低仓配置生活必需品高分红公司

当前A股成为国际资金配置已经是趋势,但现在“人家家里着火”,需要援兵赶回去“灭火”。什么时候继续加仓A股?得等“人家家里”稳定,资金自然会重新回流A股。

在多年的投资过程中,相较于疯涨的市场行情,我更擅长在震荡市场中挖掘优质个股的低估机会。例如,2018年A股市场剧烈调整,但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寻找到多只大众消费领域的优质标的,也正因此,我们在2018年最高收益收获152.3%,获得私募年度冠军。

经历过多轮A股剧烈震荡行情,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在其中买到便宜货,安心持有等着赚大钱,这种机会不常用!股市牛熊犹如四季更替一样,周而复始,需正常对待。熊市的后面便是牛市,谁能耐心把握住机会,便是赚钱的最好时机。

在我看来,近期美股的熔断,疫情只是导火线。没有疫情,美股迟早也会跌,只是时间会晚一点,速度没现在那么猛烈。根本原因在于美股的估值过高,负债率在上升,很多企业盈利能力在降低。另外,美国十年的牛市有两大推动力:回购和指数基金+ETF。如今,回购突然停止。指数基金、ETF过多导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市场稳定,指数基金和ETF多,市场会盲目看多不看估值,不断地买入核心蓝筹股,不断推动指数上涨,不断狂欢。反过来,一旦市场泡沫刺破,恐慌性也会不断放大。例如,假设指数基金、ETF每天下跌5%左右,那就会引发恐慌赎回潮,进一步推动股指恐慌性下跌。所以,恐慌情绪不消除,美股底部很难猜测。

就我个人理解来看,这次危机比1998年、2008年、2015年,任何一场危机都要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是汇率引发,汇率稳,危机也就自动解除。2008年是美国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只要按住债务问题,危机也就解决。2015年A股是因杠杆催生泡沫引发危机,只要杠杆和泡沫解决,危机就解决。这三场危机都没引发社会不稳定。但2020年这场暴跌则不同,疫情刺破美股泡沫,各国对疫情开始又放任不管导致疫情扩散,引发社会恐慌进一步蔓延至股市,引发新的恐慌。由于疫情导致各国不得不采取各种隔离措施,进一步伤害世界经济稳定和导致消费端减少,再引发股市恐慌。甚至,不排除有些国家因为疫情防范不力,导致社会危机出现。所以,我认为这次危机不是那三场危机可比。

至今,我没看到海外股市有止跌迹象。如果海外不止跌,A股很难强起来。建议投资者不要过早抄底。价值投资也要选时机,小波动不必管,巨大不确定性因素摆在那儿,不能无视。判断外围市场产生积极变化还需等待两个信息:第一,欧美日韩新冠肺炎数据什么时候出现高位拐点。第二,石油价格什么时候止跌盘整。如果这些信号出现,再谈论股市底部。

2019年我们的投资以5G科技为主,当年最高收益182%。2019年底,我们判断2020年仍以科技股为主线,消费和基建为辅的“慢牛”行情。当时我们仓位在五成左右,而且处于加仓中。2019年底,我们看好以5G新基建为主的科技公司,主要投资PCB、天线、滤波器、光模块和消费电子等龙头公司。2020年初科技股涨幅超越我们预期。

后来全球爆发疫情,由于疫情期间中国采取封城和人民闭门抗“疫”,我们深深体会疫情对经济的伤害和影响。看到世界各国除中国以外都不当回事。我们咨询专业医生,他们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如此轻视疫情,全球蔓延不可避免。由于中国是全民抗疫情,所以才能快速控制。其他国家没办法,我们预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远胜于任何一场经济危机。因为,大家闭门不出,好多消费端消失,企业停工,产业链受影响。作为机构投资者,无法看到明确赚钱信号,又看到风险,只能选择减仓。目前平均仓位剩三成,留下三成仓位主要布局疫苗、医疗(有出口资质)、大众生活必需品等公司。只投资看得见增长不受疫情影响的公司。平均收益在20%左右,最高有42%左右。

我的投资策略很简单,观察疫情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哪些行业会受益,我们就投资哪些行业的龙头股。例如:疫情期间,超市什么东西脱销,我们就在股市找行业的优质公司。如果股价估值低,我们就配置。如果估值高,我们就观望。还看海外疫情期间哪些需求导致产品供不应求,那些产品是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的,如果是且公司估值低,我们也会买。总结起来就是:只买生活有需求并且确定性增长的公司股票。在整体形势不稳定的形式下,我们整体资金仓位是:底仓三成坚守+两成机动(可以买也可以撤),五成等待外围拐点信号出现再逐步加仓。

如果无法估计不确定性因素何时结束,股票出现低估,我只会买生活必需品高分红公司。不管美股、港股或A股,这些生活必需品公司股价跌到多低,按历史平均分红水平能达到6%以上是最优质的标的,超过中国国债收益4%的是可配置标的。例如港股维达国际,只要跌到我们估值范围内,我们就会分仓配置。因为,我看到疫情期间,不管欧美日韩,中国地区也一样,生活用纸特别畅销。为何生活用纸会脱销,逻辑我没搞懂,但生活现象告诉我,不管世界怎么样,它们公司是不受影响的,股价是安全的。

当前A股成为国际资金配置已经是趋势,但现在“人家家里着火”,需要援兵赶回去“灭火”。所以,如果“人家家里火未灭”,A股资金流出就不会停止。因此,近期A股估值便宜,估计后面还会更便宜。什么时候继续加仓A股?得等“人家家里”稳定,资金自然会重新回流A股。A股最大的投资机会是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带给A股巨大的成长性想象空间。因此,投资股市,就是投资国运。■

 加拿大独立投资人虞峰:

优选美股科技股 坚决回避负债过高的标的

除了低估是目前可以观察的一个方向,我认为投资还是应当投未来最好的行业,尤其是科技行业,我个人一直主投美股科技股,它们的资本回报率和股价表现要远远高于一些传统周期行业。

我是一名全球投资者,现居加拿大,主要投资美股和A股,同时轻配港股。今年春节后一个月左右,我的A股账户净值实现了翻倍,因为对整个市场不放心,我选择暂时清仓,并于近期慢慢买回小部分。现在我的仓位主要在美股,这次美股大跌,不少股票跌到令人难以想象的价格,里面有不少“捡烟蒂”的标的。但对于当下的投资人来说,还是应当坚决回避资产负债表中负债过高的企业。

我是在2007年被A股大牛市的氛围裹挟入市的,当时还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接着就赶上2008年股灾,交了不少学费。之后我不断进行自我“进化”,一边经营自己的外贸公司,一边系统学习并在市场中实操。这些年,我经历过一些市场的大风大浪,同时坚信,只有抱有敬畏之心,才能好好活着。

我于2010年移民加拿大,并以此为契机,卖掉了国内的公司,正式全职投资美股。我在美股的投资主要是跟随市场主流,集中在科技股上,也确实获得了丰厚回报。在这次股灾中,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我仍然坚信优质科技股的价值,对持有的标的也不特别担心,比如我重仓的苹果。

关于这次美股危机,我主要说说自己的直观感受。现在美股市场本身有比较高的杠杆率,加上高频交易源源不断施压以及负面情绪的堆积等各种因素,股价出现类似泥石流般的下冲行情。就拿高频交易来说,原先在市场稳定的时候,他们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只赚取一点点买卖价差。曾经有个做高频交易的投资人在接受访谈时就表示,他们一天在一只股票上交易的次数就可以高达500万次。而在卖压堆积的市场行情中,高频交易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像毒药一样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雷曼破产以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信贷危机,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不信任。房地产的泡沫被戳破,大量财富就此消失,形成资本黑洞。典型的企业,比如通用汽车这类公司,由于长期维持汽车工会高福利,无论是品质和价格跟日系车都没法比,大萧条来临,消费一下子被冻结,影响首当其冲。当时,美国发生严重的失业,甚至有华尔街的精英去快餐店里卖汉堡,新闻里不时能看到金融家自杀的消息,不少人流离失所等等,这都是当时的直观“印象”。

而这一轮危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些现象。当然,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确实造成了巨大冲击,现在整个市场缺乏流动性。这次危机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非常不稳定,特别是全球化以后,很多问题都被虚假的繁荣所掩盖,特别是债务问题严重。现在全球经济体都非常脆弱,不少发达国家,很多人都没有存款,如果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停摆一两个月,这将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我看来,任何时候做投资,都要坚决回避资产负债表中负债过高的企业,当前这种危机下尤其如此。不过,我们也不至于如此悲观,如果疫情能很好地控制住,受伤后的经济复苏也不至于像2008年那么艰难。

经过这一轮大跌,美股整体下跌超过30%,日震荡点位甚至高达3000点-4000点,实在太疯狂,原油价格也跌至20美元附近,速度之快,节奏之猛,前所未见。市场的情绪转换已经到了极限的临界点。

如果按照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每一个行情都从绝望的时候开始,那么现在确实是比较好的时机。当然,这种判断因人而异,静观其变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但我更愿意开始寻找被“错杀”的低估值股票,并等待进场机会。

比如,美股快餐连锁店Jack in the box,股价从2月底的近90美元跌至最低的17美元附近,最近收盘在23美元,公司董事局入场增持的价格在40美元左右,结果几天之后又发生腰斩。所以,在市场情绪处于极端恐慌的时候,低估之后还可以更低,估值是没有底的,但我们可以观察。

再比如,波音的股价从2月中旬的350美元跌至90美元附近,但我仍然认为很贵,而且公司的资产杠杆率非常高,以后的日子或将越来越难过。按照我自己估算的模型,现在它的资产负债表比2018年时扩张了10倍,而且债券评级又降低了很多,即使2021年的产销规模达到2018年历史上最好水平,当年大概有100亿美元的负债,创造的税后利润也就100亿美元左右,同时,因为更多的利息开支、更严的监管以及运营支出,那么2021年也最多只能赚取原来收益的1/3。对于这种公司,我觉得还是不要轻易去捡便宜。

除了低估是目前可以观察的一个方向,我认为投资还是应当投未来最好的行业,尤其是科技行业,我个人一直主投美股科技股,它们的资本回报率和股价表现要远远高于一些传统周期行业。当前我持有苹果、微软这类大型科技股标的,疫情冲击下,这类优质科技股有了很好的买入机会。■

兰慕资产风险控制官周密:

多空对冲“躲过”股灾 抄底不急于一时

我的仓位里,目前大部分是美股空头仓位,少部分是A股和港股多头仓位,这是考虑到美股还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而A股港股已经比较低估,但是系统性风险尚存,有可能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其他系统性风险,所以依然以对冲的方式持仓。

我是一名全球投资者,有四年的二级市场投资经验,主要投向A股、港股和美股三大市场,用的是跨市场股票多空对冲投资策略,偏重投资互联网和大消费行业。2019年年底,我在写总结报告时,认为2020年将是2019年的平稳延续。随后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且开年后市场风险释放,我跟很多人一样以为只是一次短暂的“黑天鹅”,果断加仓多头。但这也在后来美股熔断中结结实实吃了两次亏。因疫情导致的股市熔断已经不是简单的“黑天鹅”事件了,而是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长期事件。这次全球市场的剧烈变化使我认识到,特殊时期应该多关注宏观分析,而且不要轻易抄底,即使抄底也最好进行对冲。

在2018年因贸易战发生股灾前,我是一个纯多头投资者,不会做空股票,但是随着股灾发生,我的投资组合净值大幅回撤,短短两个月内回撤了二十多个点,由原来的盈利可观变成小幅亏损。到了12月份,大盘依然在下滑,我开始调整策略,在组合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空头仓位(美股或港股空头),自此组合的回撤终于停止了,甚至开始回盈,全年下来亏损8%,算是我还能接受的水平。

2019年开始,我就成了多空对冲的坚定执行者,因为该策略用好了,可以通过市场分散、多空对冲的架构很好地抵御系统性风险。2019年整体行情比较好,我的仓位里就以多头为主,常常占据80%-120%的仓位,而空头占40%-60%的仓位,总仓位一直控制在160%以内。全年结算下来,总体收益44.5%,比较理想。

2019年底,我在写总结报告时,认为2020年将是2019年的平稳延续。但随着疫情的爆发,逐渐意识到2020年投资的艰难。疫情来得太快,短期根本无法预期后市,这导致在做投资决策时有一定的滞后。在我国疫情从爆发到控制住的一个月时间里,疫情控制得很好,股市也只经历了短暂的下跌,很快就收复失地,我跟很多人一样以为只是一次短暂的“黑天鹅”,甚至在2月底时为了迎接年报季,还清空了很多空头仓位,建立了高达110%的多头仓位。

直到疫情在全球开始蔓延的前几天,我也没有过于在意,因为有中国快速抗疫成功的前车经验,以为国外也能很快控制住。但这个想法实实在在让我吃了两次熔断,之后才意识到问题不简单,迅速增加了空头仓位比例,算是亡羊补牢,效果也还尚可,年初至今总的亏损控制在了12%。

现在欧美国家还处在抗“疫”的早期阶段,接下来的几周,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应该会大幅上升,达到一个非常吓人的高度。疫情是引起连续熔断的导火索,它已经不光是对短期的经济数据有影响,而且对长期全球格局也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疫情的超强传染性,对全球进出口贸易、消费需求和消费信心、供应链生产等方面都是重大打击,疫情持续越久,负面影响就越大。按照目前情况推测,疫情还可能将持续至少数月时间,全球经济停摆甚至衰退是不争的事实。美联储胡乱操作打光了手里的子弹、欧洲债务危机压力渐起、油价重挫,个人预计接下来肯定会有金融机构爆仓,刺穿泡沫。这段时间里,欧美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能否挺住不好判断,除了疫情是否有其他系统性风险在酝酿也难说,因此也就没法判断股市走势,还是要等全球疫情总体形势出现好转的迹象,股灾才会过去。

相对来说,A股和港股市场的风险要低很多,这得益于我们国家已基本走出疫情阴霾,各行各业开始陆续复工复产,接下来中国市场会有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的可能。A股的投资者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我的仓位里,目前大部分是美股空头仓位,少部分是A股和港股多头仓位,这是考虑到美股还有进一步下跌的风险,而A股港股已经比较低估,但是系统性风险尚存,有可能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等其他系统性风险,所以依然以对冲的方式持仓。

在美股市场,控制风险是核心策略。我持有的空头基本上肯定会受到全球疫情长期负面影响,即使短期反弹也不会有爆仓风险的“全球生意”型公司,比如做全球旅游的Booking、在全球开店的星巴克、跨市场经营的网约车Uber和与全球经济消费水平息息相关的信用卡组织VISA,同时抄底几只多头对冲,我选择的是微软和部分中概股。港股市场已经跌出来很多不错的投资机会,比如阿里、腾讯、海底捞、美团、飞鹤、阿里健康等,不过短期内还有继续下跌的风险,抄底要慎重。

在宏观大环境剧变中,保住本金安全最重要,不急于一时,等全球疫情明确好转了,再去做投资。如果一定要抄底,最好用对冲的方式,现在单类资产、单方向的投资策略都有一定风险敞口,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发生了金融危机,你的投资策略能否经受得住。危机之中,安全第一。■

Pacasia Consulting.Inc CEO吴明:

不轻易言底 洗牌后的美股将再迎下一个十年牛市

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市场的“底”在哪里,所以,我们必须对市场保持足够的敬畏,这是我对这场危机最深刻的认知。

我是一名职业投资人,现居美国洛杉矶,主要投资美股。最近美股大跌,我的投资也出现一些回撤,不过,由于我在3月初就进行了减仓,加上此前积累了较大涨幅,目前我的仓位仍有不少盈余。我认为,美股经过这轮“大失血”后,将迎来黄金十年机遇期。不过目前,仍看不到市场的“底”在哪里。我保留了70%的现金,正在等待再次入场的时机。

我在2008年入市A股,当时指数刚刚从最高位跌下来,我有点无知无畏,一头冲进去,以为可以“抄底”,结果市场一路下探。而且,当时我并没有做好准备,沉迷于杂七杂八的数浪、短线技术指标。到2010年时,我的重仓股下跌了40%左右,损失惨重,之后我选择空仓两年。

这两年的时间,我学习了巴菲特、芒格的价值投资理论以及以费雪为代表的成长股理论,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此时才算真正“入门”。2012年重新入市,买了三只股票,算是比较集中的投资,而且都是基本面非常良好的成长股,由于担心心理素质不过关,买完以后三年半的时间我都没有再看股价,而只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变化,主要就是读财报、季报。一直到2015年2月,我才卖出。接着2015年7、8月就发生了股灾,所以我算是躲过了一轮大跌。

我回头把自己的股票池复盘了一下,刚买入不久确实下跌了差不多30%,但很快就涨回去了,总的仓位从最低点到最高点上涨了13倍,而我卖出时的总收益是7倍,算是挽回了之前的损失,而且还剩下几倍盈利。

2012年时我移民到了美国,希望自己能更贴近当地生活,熟悉美国的资本市场,所以我开始学习美股,并为以后进行投资做好准备。2015年我从A股撤出以后就正式进行美股投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并完善自己的投资风格,总结起来就是,选择处于成长期中早期的成长股标的,并用价值投资审慎的眼光审视,进行中长线投资。

此外,从一开始投资美股,我就比较聚焦,集中在信息技术/软件和医疗这两大领域。而医疗类我基本会先把医药股排除掉,因为太难看懂,只做自己能够弄明白的,在非常便宜的价位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相比之下,A股牛短熊长,而美股刚好相反,所以相对更适合进行长期投资,而且长期投资的标的也会多一些。

这几年投资美股,我充分享受到了美股牛市的“红利”,每年的回报率基本上都在30%以上,一直到2020年,年初市场表现都还不错。但从2月下旬开始,市场大跌,我的持仓也出现较大回撤,在对市场做出判断后,我认为这将不会是一次微调,所以3月初进行了减仓和对冲。目前我的仓位非常轻,在30%以内,而且还是以比较能抵抗疫情的股票为主,到现在保留的仓位仍有所盈利。

从2008年入市到现在,我经历了A股的几轮牛熊转换,最后“功成身退”,而美股的这轮熊市,不仅仅在经济、股市上造成影响,而且也在全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比如我家小孩现在就必须在家,没办法上学。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我提前做好了准备,在疫情对美股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之前,才果断地进行了减仓和对冲。

美股十年牛市积累了一些泡沫,并不算太重,借此次疫情的机会,有可能对泡沫进行比较彻底的出清。这样的话,这次经济危机筑底以后,美股有望再次迎来十年一遇的机会。当前我留有70%左右的现金,在疫情和市场恐慌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我肯定还会重仓进入。

不过,虽然我早就想到了十年牛市随时可能终结,也做好了准备,并且认为整体调整20%-25%也就差不多,延续几个月,一两年都有可能,但没想到会以如此惨烈、快速的方式深度出清。这是全球都避免不了的经济危机,到现在仍然看不到市场的“底”在哪里,所以,我们必须对市场保持足够的敬畏,这是我对这场危机最深刻的认知。

当下,作为投资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好实力,确保在这次股灾里不要受伤太重。如果能活下来,股灾过后,美股将迎来非常难得的投资机遇。■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A股暴跌是在创造战略低点

疫情最终会消失的,而且消灭的时间是以月来计算的,无论中国还是全球都可能在几个月以内彻底控制住疫情。所以现在发生的大幅度波动,尤其对A股来说,这是在创造一个战略低点。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投资人是幸运的,我们有幸和巴菲特一起见证了连他都没见过的美股大崩溃。

过去这一个多月,全球主要市场——当然包括美股市场的大崩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表象相同,本质不同”。

美股暴跌的罪魁祸首是高估。特斯拉在一个多月里跌去了六七成市值,波音也差不多跌了这么多,如果仅看这种跌幅,他们为什么蹦极式下跌。特斯拉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涨了5倍,波音最近几年也涨了几倍。短期几倍的上涨意味着上涨是以牺牲估值、制造估值泡沫为动力实现的,这种上涨和基本面没有太大任何关系,如果说与基本面有关,那就是特斯拉和波音目前都处于亏损中。从美股市场整体来看,过去十年大牛市,道指从2009年的低点到今年初的高点涨幅差不多达到了5倍,而同期美国GDP总量连一倍都没有增加。这种情况显示,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美国股市内在需求下跌、需要调整。在内在需求愈演愈烈的时候,疫情成为压爆美股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巴菲特有一个指标,美股总市值和美国GDP总量的比值,如果这个指标超过100%就说明出现一定风险了,如果超过150%那市场就是在玩火。道指站上29000点的时候,美股总市值和GDP总量比值就超过150%了,这个水平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美股大崩溃符合价值规律内在需求,跌跌更健康,这是价值回归。

在美股大崩溃过程中,东亚市场也跟着剧烈波动,但完全不是一码事。尤其A股市场的下跌,不存在高估。A股的上证指数十年零增长,中国香港的恒生指数是全球最低估值的指数,日本和韩国的主要指数估值也不高,因此东亚市场的估值水平决定了内在需求是稳定和上涨,而不是下跌。

所以,我们看到了美股大崩溃诱发的全球市场跟跌的表象,但在实质层面的区别是:美国市场的下跌是泡沫化上涨后的价值回归,东亚市场下跌的根源是被传染的情绪恐慌,而不是价值回归。这种本质的区别决定了未来中美股市的中长期走向。

在这次全球市场大暴跌事件之前,我也经历过2015年A股市场大震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这些大事件是很多人的记忆中抹不掉的。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我是在证券公司工作。当时一个是金融危机,一个是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冲击上证指数大幅震荡,整体还算稳定。从1999年到2000年,A股市场迎来了一次较大的估值修复行情。这个牛市就是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为基础的。

2008年和2015年比较值得说一说。2007年全球市场都出现了高估值情况,上证指数冲上6000多点,A股平均市盈率达到五六十倍。同时,次贷危机重创美国和世界经济,经济基本面也出了问题。两大因素冲击下,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主要市场大幅下跌,是价值回归。

2015年A股市场的震荡和2008年不同,那是80后毛头小娃娃拿着巨额资金玩火,最后捅出天大的窟窿。当时我们的基本面没有问题,是纯恶炒导致的“玩火者必自焚”。

今天的疫情导致中国股市的大跌和之前几次都不一样。前几次要么是恶性高估,要么是基本面遭受重创,这次既没有高估恶炒在前,也没有基本面遭重创的情况。疫情最终会消失的,而且消灭的时间是以月来计算的,无论中国还是全球都可能在几个月以内彻底控制住疫情。所以现在发生的大幅度波动,尤其对A股来说,这是在创造一个战略低点。

投资者都特别希望上涨,其实上涨是很危险的。我觉得,上涨是跌出来的,下跌是上涨之母。在这个意义下理解下跌,尤其是基本面没有受重创也没有估值泡沫的下跌,那纯粹是在制造财富,等于送你一棵摇钱树。中国股市正在免费派发摇钱树的种子!

这次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我收获不少。投资是实践科学,巴菲特投资能力强和他十几岁就开始做投资有很大关系。今天的市场,一个多月几次熔断,巴菲特都没见过,这种经验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很宝贵的。我最大的感受是:不理性是普遍现象,真正的投资能力是要做到在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不理性的情况下,你依然是非常理性的。

美国股市十年大牛市,但它崩溃起来一个月的跌幅达到30%,全球范围一个月跌出三分之二个2008金融危机,2008金融危机一年半跌了50%多,今天全球一个月跌了30%-40%。可以发现,在金融资本市场,不管是美股还是其他市场,不管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不管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不理性者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涨的时候不理性推升股价无视泡沫,跌的时候疯狂卖出,无视价值。

在不理性普遍存在且是主流的情况下,理性就特别重要,保持理性才是真正的投资能力。靠理性地顺应、践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我们心中。理性是内心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价值规律,坚持不坚持价值规律是由你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决定的,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义”可以理解为理性,“不理性得到的富贵,就是浮云”。所以作为价值投资者,就要坚守合乎道义的利润,不合乎道义的利润决不伸手。

让坚守理性、坚持按价值规律做事,成为你灵魂深处的一种价值观、一种信仰。■

上海迎水投资总经理卢高文:

市场下跌30%是超跌了

这场疫情不至于造成人类1/3的财富损失,也不至于整个人类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永久性地损失1/3。

我认为,全球资本市场发生了大幅的下跌,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SARS的级别比这一次小很多。从政府、民众到资本市场都没有由严重疫情引发资本市场波动的记忆,也没有应对经验,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恐慌情绪比较严重,各国市场跌幅也比较深。如果下一次爆发全球性疫情,我相信市场的表现一定会比这次好,就像如果再爆发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比2008年要好。

A股市场的波动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一是我们的疫情发生早、控制早、效果好,从而复工和经济恢复的预期也比较好。二是我们的金融工具不像成熟市场那么高级和现代化,所以市场中的复杂杠杆并不是特别多,例如典型意义上的对冲基金,在国内并不是真的存在;国内的一些量化对冲基金,模型也相对简单,不像桥水那么复杂。三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很低,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源自海外的比例很低,受到海外流动性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沪深港通会有一些资金流出回到海外市场救急。

对于国外市场而言,快速、大幅的下跌,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工具更复杂;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可以自由快速地流动。金融市场的传染效应比新冠肺炎本身还厉害。疫情在意大利爆发,传导到周边国家,可能需要一周到三周,但金融市场传播得太快了。很多机构可能在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都有投资,他们在意大利遇到大跌,杠杆撑不住了,就会抛售英国、法国的资产来补充保证金。

而黄金的下跌就是流动性危机的典型,因为需要资金变现一切能变现的资产。这和咱们国内基金赎回的时候的道理一样,基金经理最先卖什么?就是损失少的、流动性好的品种。

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股票市场到今天已经超跌了,特别是海外市场。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看到全球的主流指数,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指数从近期高位下跌了30%左右,意大利下跌了近40%。如果我们假定这一波下跌之前的定位基本合理,那么下跌30%意味着什么?从长期估值来讲,相当于整个人类的财富或者创造财富的能力,有1/3消失了。但是从常识来看,这场疫情不至于造成人类1/3的财富损失,也不至于整个人类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永久性地损失1/3。我觉得不需要经济学,也可以做出这个判断。

这就像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时候,日经指数下跌了20%,当时也是超跌。因为福岛县占日本GDP的2%,就算这个县像广岛一样被夷为平地,影响也就是GDP或者国民财富的2%。但实际上,随着风和洋流的流动,核泄漏的长期影响没有那么大。这种一次性冲击,在长期评估中权重没有那么高。在经典的DCF模型中,短期的影响即使很大,对长期估值的影响也很小。

当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时,最恐慌的时间在一周左右,这个期间市场疯狂下跌,后来又迅速修复。因为科学家出来分析具体危害的大小,当大家可以量化评估风险了,恐慌阶段就过去了。这次全球股灾,基本上在意大利等情况比较严重的国家疫情能够控制后,市场就会企稳了,不用等到经济完全恢复或“病毒”被消灭。

目前我们认为,这个位置可以持有,也可以加仓,但加仓要控制好仓位,不要打出所有的子弹。我们目前权益类资产的仓位在八九成左右,2月3日,我们补了一些仓,在后来的反弹中又减持了一些,整体上仓位和春节前差不多。

具体的投资机会,我们看好的板块偏传统价值蓝筹,例如金融股、消费股,典型标的如贵州茅台、海螺水泥、银行等。我们偏好于基本面稳定、可观测性较强,同时估值也不太高的蓝筹股。科技股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仓位不重,因为前面一段科技股炒得很凶,虽然我们觉得科技股里肯定有好标的,但可能不便宜,另外选出来好标的的难度也很大,比传统价值蓝筹股的选股难度高很多。

传统价值蓝筹股,典型的如贵州茅台,各种聚会因疫情被抑制了,所以茅台酒的短期供求关系改善,市场价格有所下滑,但我认为即使茅台酒价格跌到2000-1800元/瓶又能怎么样?这不会影响到茅台公司的利润,因为市场价还是比出厂价高非常多,茅台酒还是供不应求。近期北上资金减持茅台,主要可能不是基于基本面的担心,而是因为沪港通有一些资金会抽走回国际市场救急,出手的时候就把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核心持仓一起卖出了。■

深圳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

重仓持有优秀企业

过去20年出现过2001-2005年大级别熊市,也出现过2008年金融海啸等各种灾难和崩盘。但是如果你一直持有的是腾讯,那你还是会上涨几百倍,价值投资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我是1995年2月入市的,一直在二级市场做投资。1995年做过权证,当年的武凤凰权证我还转股持有了好多年;2001年B股开放公告的第二天,我开始做B股;2007年开始投资港股和窝轮,今年开始关注美股市场。从1995年到2020年,我做投资有26年了,这期间经历的牛熊转换超过三轮,其中每一次大的波动我都全程参与其中。

目前我们A股和美股的配置比例是99.5%和0.5%,虽然目前道琼斯指数离底部可能不足30%,但我认为还是要更加谨慎一些。例如,A股在2001-2005年四年大熊市中,2002年1月已经到达1339点,这距离三年半后的最低点998点只有341点,但很多个股时间上又跌了40个月,空间上又跌了80%。所以我认为,面对大级别熊市还是要考虑右侧进场更安全。

就道琼斯指数而言,我觉得有可能在15000-18000点区域震荡筑底。主要美股已经牛市持续了11年,早就该出现大级别的调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刚好给了很好的调整诱因,而且我判断美股需要较长时间震荡筑底,港股预计也会跟随。当什么时候疫情稳定下来,然后经贸恢复常态,下一轮全球牛市才有望开始。

但中国市场则大不相同,我们从2015年以来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调整得可以说相当充分。另外,很多行业和商业模式都处于发展初期,随着行业和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会出现很多空间很大的机会。其次,目前去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口替代也会出现很多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次A股中优秀的企业有望摆脱美股的影响,走出一个相对独立的走势。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坚定看好14亿人刚性需求的存在,一直重仓持有高成长股。过去五年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过去仓位上并未有任何调整,现在和未来预计也不会有调整。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投资策略,2018年底时,有朋友问我们明知道贸易摩擦会导致大盘走熊,为什么还要重仓持股?我认为,过去20年出现过2001-2005年大级别熊市,也出现过2008年金融海啸等各种灾难和崩盘。但是如果你一直持有的是腾讯,那你还是会上涨几百倍,价值投资是可以穿越牛熊的。

这次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我有两点最深的感慨:第一点,大家要提高一下自己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医学素养。最近特朗普和桥水基金都说过,因为医学素养的不足,这次吃亏了。第二点,还是要敬畏市场。■

独立投资人高立群:

等待好公司出现好价格,然后扣动扳机!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股灾过后通常是买入优质的好公司的良机,以片仔癀为例,历史上最好的买点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和2015年股灾过后。

从一个股市小白到因投资贵州茅台改变命运,都是得益于我对价值投资的实践。作为一个普通股民,我本人并没有在股灾中受过什么伤害,这次亦然,现在的我正手握资金,正等待心仪的猎物出现好价格。这里有幸运成分,尤其是2008年,但这之后我远离股灾伤害,更得益于巴菲特和芒格先生两位导师的价值投资精髓对我的影响。

本人于2005年入市,起初几年未认真系统学习过价值投资理论,可以说完全是小白的身份,买股票都是听朋友推荐,如攀钢钢钒(现名“攀钢钒钛”)、招商银行、海油工程、万科等公司都操作过。在2008年股灾之前的2007年,我听朋友劝告就减持套现了部分个股,但剩余股票仓位拖累了套现利润,最终没赔没赚。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投资的本质是什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2010年开始,我逐渐悟到,只有价值投资才是投资正道、大道。并通过阅读查理·芒格推荐的48本书目及其他的一些有关经济、历史、哲学类书籍,构建了自己的价值投资知识架构和基础。我投资的精髓是:好公司,好价格,下大注。

我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少量买入了贵州茅台股票,没有重仓买入,是因为觉得价格偏高。直至2013年年底、2014年年初发生塑化剂风波及反三公消费的“黑天鹅”事件,我在10倍市盈率以下动用了家中的全部存款买入贵州茅台。2015年,股灾中覆巢之下无完卵,茅台表现抗跌,我佛系对待好公司,持股不动,时间是站在好公司这边。

2015年股灾过后,我卖出北京北二环的一套房产全部买入贵州茅台股票,之后一直持股不动,2018年因家中购房需求减持了17.25%的贵州茅台仓位,2019年全年满仓持有贵州茅台,取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学习。并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连续五年学习了由美国喜马拉雅资本赞助的价值投资课程,并于2019年加入了贵州茅台研究组。经过估值测算,觉得2019年底,贵州茅台股价偏高,当然还未达到疯狂的程度。进入2020年,本人想进一步拓展能力圈,选择新的赛道的投资布局考虑,于年初高位选择减持了87.5%的贵州茅台仓位。到目前为止,除了剩下的12.5%茅台仓位,其余资产全部为货币市场基金。目前2020年度本人账户回撤6%。

目前,我正在研究的投资赛道是中医药板块。早在十年前,我就阅读过黄帝内经,中医是中华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华人人体实验就是最好的中医药有效的证据。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良好的疗效,为世人瞩目,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药的有效性。几年前我曾经调研过几家中药企业,像片仔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等公司。疫情期间,通过精读报表,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的认知和理解。着眼于长远的人口结构变化,布局医药板块是面向未来的明智投资选择。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着历史性的震荡。美股从高点坠落30%只用了20天,下跌斜率为历史之最。

不过应对病毒的有效措施物理性隔离会导致经济停摆,但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持续影响概率不大。疫情带来更多是情绪影响而非持续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疫情不会改变世界的进步和中国的崛起。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股灾过后通常是买入优质的好公司的良机,以片仔癀为例,历史上最好的买点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和2015年股灾过后。

未来的疫情如何演绎成为投资者判断买入时机的关键变量。个人判断未来有可能出现两种场景。第一种,乐观预期,疫情快速控制,冲击全球经济三至六个月;悲观情景是疫情失控,全球大流行,超千万人感染,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直至12——18个月以后能够接种疫苗,危机结束。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不是病毒学专家,也不是宏观经济学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精选个股,首先找到好公司,然后耐心等待有安全边际的好价格。

目前,美股经过前期大幅下跌,估值回到了价格相对合理的区域,PE17倍,还远远没到便宜的时点。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PE12倍,但核心资产个股价格偏贵。港股整体PE8.77倍,相对低位。

世界是平的,在人类面临传染病的挑战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这适用于疫情也适用于经济。最后引用霍华德·马克斯的话,现在的股价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但不要花光所有的钱。

我现在就是看住自己心仪的好公司,等待安全边际出现后果断扣动扳机!■

(文中涉及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入或卖出推荐)

责任编辑:liwan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