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增发大军来了?别慌!

2019年11月18日 18:0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俊鸣、庞丹

许久不见的公开增发近期再度出现,上周拓斯达(300607)和紫金矿业(601899)都顺利完成,其中前者是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增发,而后者募集资金高达80亿元;此外,还有新泉股份(603179)、能科股份(603859)等多家公司准备实施公开增发,这些已实施或拟进行的公开增发,募资规模超过120亿元,虽然和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相比规模还比较小,但五年来公开增发再度现身,也引发投资者的关注。

这一再融资方式是否会成为A股的“抽水机”?笔者认为,由于存在众多约束机制,各方利益博弈之下,公开增发仍属于比较“小众”的融资方式,对股市整体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持股或计划买入相关个股的投资者来说,公开增发对股价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冷静务实做出决策。

相比定向增发针对少数特定投资者,以及配股仅针对原股东,公开增发的筹资对象更广泛,既有原股东按比例配售申购,又有针对全体A股投资者的部分;发行的价格也更接近市场价,同时增发股份没有锁定期,发行完成之后复牌首日即可上市流通。虽然优势不少,但过去数年公开增发一度断档,甚至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难觅踪迹,反而是定向增发大行其道。

其中原因有三个:一是公开增发只能募集现金,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购买资产,一般都是围绕公司现有主业进行;相比之下,定向增发可以让资产折价入股,收购的资产也可能让公司在并购重组中寻找到新蓝海,增加股价更多的想象空间,对股价的推动力更大;其次,公开增发相比定向增发,发行价较市价的折扣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的意愿;第三,公开增发对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财务指标等有更高的要求,将许多上市公司排除在外,适用范围远不如定向增发。

如今公开增发卷土重来,整体来说仍然是个例,只是上市公司筹资方式多元化的折射。对大部分公司来说,实现公开增发的难度比定向增发要大,甚至也比配股要大。再融资政策松绑更多利好的是定向增发,对公开增发吸引力的提升程度并不大;特别是公开增发一般采用余额包销制,对承销商的定价能力、选择市场时机提出较高的考验,一旦定价过高导致承销商被迫吃下大量增发股份,对其将形成资金挤占,且快速套现也会面临亏损割肉的风险。

历史上,在以往A股不多的公开增发案例中,就曾经出现过承销商被迫吃下巨额增发股份,并在二级市场上“折价大甩卖”的案例。

最典型如2011年3月的长江证券公开增发,在发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集合竞价出现放量跳水,导致当天收盘价大幅低于定增价出现“倒挂”,不得不将增发规模从6亿股下修至2亿股。尽管如此,承销商东方证券也被迫吃进1.1亿股成为大股东。此后半年,东方证券不断减持退出十大股东,保荐承销费用虽然高达4800万元,但也很难抵消割肉卖出的损失。此外,2008年中国平安计划采取公开增发募资千亿,最终也因为市场“用脚投票”股价大跌而被迫取消。显然,公开增发在目前的规定下受到较多的制约,在相关规定没有大幅度修改之前,依然只是一种比较“小众”的募资方式,属于零星个例的可能性较大,对市场整体的影响不应过分夸大。

附图:长江证券日线图,2011年3月3日

因此,对手中持股没有涉及公开增发,或者以持有基金为主的投资者来说,公开增发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对手中持股涉及公开增发的投资者来说,一些重要的数据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首先是增发价和市价之间的差价,一般来说增发价会略低于市价,但如果遇上整体市场的波动,不排除相关个股会受到影响而出现“倒挂”的现象。因此,对持股者来说,如果公布的增发价低于市价,不妨选择卖出部分股票,回收资金参与公开增发的配售,实现一定程度的“高抛低吸”,降低持股风险。

其次,要密切关注参与增发的对象。如果参与增发的对象中,大股东足额认购或有相关的产业资本积极参与,则反映出这些嗅觉敏锐的资本愿意用真金白银注资公司,增发价对应的投资价值也就比较高,继续持股甚至参与增发配售是比较好的选择;反之,如果增发股份大部分由二级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认购,则需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圈钱的可能。

第三,募资的投向也需要高度关注。上市公司募资投向是否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影响股价中长期走势的关键。这点不仅需要持股者高度关注,也是未来增发完成之后,计划买入的投资者所需要高度关注的。

此外,如果出现承销商大比例包销,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出现阶段性拉升可伺机先行卖出。主要原因在于,承销商很难成为长期的基石投资者,反而会寻找机会套现卖出,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对手盘,而且抛压比较集中;即使承销商被套,考虑到其获得承销费用,实际持股成本比增发价要低,卖出套现的内在动力依然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lw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