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魔咒能否打破?

2019年10月21日 13:38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俊鸣

本周一(10月14日)上证指数收复3000点整数关,“魔咒”却不期而至。当天发行的兴全合泰基金吸引了接近500亿资金参与认购,尽管发行方设定了60亿元的发行上限,最终规模只有去年1月发行的兴全合宜的20%不到,但参与认购的资金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认定为“爆款基金”并不为过。从近年来爆款基金发行前后的情况来看,股指不是表现疲弱,就是距离波段顶部不远。周一兴全合泰发行,正好也对应当天股指冲高回落,本周整体呈现震荡回调,3000点得而复失。笔者认为,“爆款基金魔咒”不完全是巧合,而是存在一定的合理逻辑;但随着市场的发展,“爆款基金”魔咒将逐渐成为历史,并不会成为束缚A股走势的长期因素。

“爆款基金”魔咒一再发威

市场对于“爆款基金”魔咒的担忧,并非完全是杞人忧天。2018年以来,这一魔咒多次发威,如同样是兴全基金旗下的兴全合宜,在2018年1月16日发行时一天募资就高达327亿元,此后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完成最后的冲顶,见顶3587点之后一路下跌,至今仍未收复;2018年6月中旬,六大战略配售基金合计募资超千亿元,5个交易日之后沪指便向下跳空跌破3000点整数关,半年内下探2440点,跌幅20%。

2019年市场有所转暖的情况下,这一魔咒也两次发威。3月21日,睿远成长基金发行吸引了720亿资金认购参与配售,半个月之后沪指见顶3288点;紧接着在4月29日,股指见顶持续回落,首批6只科创主题基金发行也吸引了超千亿元资金认购参与配售,5月6日沪指向下跳空跌穿3000点(见附图)。

魔咒成因: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除了最近两年的案例之外,一些券商的研报数据也左证了这一“魔咒”存在的真实性。如今年5月份中泰证券的一份研报,就针对2009年以来募资规模超100亿元的偏股型基金成立前后的市场走势进行分析,发现基金成立之后60-360个交易日,沪指下跌的概率高达77%-86%。虽然今年的睿远成长和兴全合泰均采用比例配售方式,规模在60亿元左右,因此未纳入相关统计中,但参与认购的资金远超100亿元,实质上也符合“爆款基金”的认定。

股市上有“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的谚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爆款基金”预见大盘见顶的原因。从以往爆款基金成立的情况来看,大多是在市场热度较高的时候出现,所谓“物壮则老”,很容易成为市场情绪的顶点。

另一方面,爆款基金本身也有明显的吸金效应,特别是在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环境中,爆款基金规模过大不可避免会阶段性挤占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在基金经理建仓节奏较慢的情况下;而如果类似战略配售基金那样没有直接投入二级市场,对股市整体流动性将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打破魔咒,就在当下

当然,魔咒代表的是过去,随着A股投资者构成的演进,未来魔咒被打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笔者认为此次兴全合泰发行将逐渐打破这一魔咒。首先,兴全合泰采用比例配售适度瘦身,最终配售比例只有12%多。这一机制既有利于基金经理做出业绩,也可让认购未成功的资金流入其它基金或直接投入股市,对市场的吸金效应显著减弱。另一方面,兴全合泰成立的点位也比近年来的“爆款基金”成立时要低,目前沪指在3000点之下,具有更高的安全边际。

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公募基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开放式基金(不包括FOF)规模全球占比仅为3.5%,比例还比较低。同期,中国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19976.31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3.73%,占A股流通市值的4.52%,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8.48%,这一比例从2015年二季度至今并未有太大的变化。在公募基金可预见的快速成长空间中,“爆款基金”的出现并不稀奇,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昔日“爆款基金”的体量未来或许只是普通级水平,这一动态发展过程需要高度重视。

实际上,一些业绩良好、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带来赚钱效应,获得市场青睐催生爆款基金,正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此次兴全合泰成爆款,正是兴全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长期绩效好,以及拟任基金经理收益稳健相辅相成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爆款基金未必是后知后觉资金追高的表现,而会成为长期投资资金进场的信号,打破魔咒也终将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