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策略:谨慎与冬播并行

2020年10月12日 13:5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株洲 聂方红

近期行情走势沉闷,操作很难把握,很多投资者寄希望于第四季度。然而四季度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还是更大的伤害,谁都不能百分之百预测预知。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基本面、资金面、技术面、市场面去分析推测,再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制定合适的操作策略。个人以为,四季度,我们既要防范风险谨慎行事,又要立足来年,把握机会,积极作为,做好冬播文章。

对四季度行情,为什么先强调谨慎呢?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基本面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这包括因为境外疫情尚未有效控制,常态化疫情防控可能持续,疫情反弹与长期持续的风险不能排除,这对经济正常运行是个威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美国对我国的打压阻遏短期难以缓解,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升级,外需低迷还可能向上下游传导,外向型企业日子会更加难过。同时,内需不足造成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不牢,关键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领域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影响依然较大,很多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单向看多,心里肯定不踏实。二是资金面供需矛盾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注册制后新股发行更快、更多,市场抽血压力大。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政策空间不足,北向资金最近以流出为主,两融需求也会随着行情的低迷而萎缩,流动性驱动行情在第四季度一般比较少见。三是技术面盘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破位的担心。各大指数7月以后基本上都是盘整为主,趋势是逐波下沉,下方缺口的牵引力也越来越大。盘整越久,大家越容易相信“久盘必跌”,观望与出局者就会越多,行情发动就越难。四是美股走向与监管走向影响不可小觑。美股总体处于历史高位,在其疫情防控不力、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指数调整的压力同样不小,以A股跟跌不跟涨的特性,这里的风险不得不防。市场监管是近期争论的一个热点,抑制投机的力度大了会让市场缺乏活力,但放任不管也可能让很多韭菜成为游资大鳄的盘中餐,这个力度确实值得好好拿捏。可能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我们的市场走势一段时间以来比较偏纠结与震荡,估计四季度也不会有大的改观。

不过,谨慎不代表不作为,而是要抓住其间的机会进行有效“冬播”。那么四季度机会又可能出现在哪里呢?首先是重大的政策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于10月下旬召开,会议将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个文件将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重点,它肯定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仔细琢磨,从中找到今后投资的方向和重点。其次是个股结构调整的机遇。股市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前期比较热门的医药、食品股票最近调整较深,其中有些业绩好的、成长性好的,依然是值得关注的价值投资标的。再次是季报淘沙的机会。三季报公布离中报比较近,一方面,通过三季报基本上可以判断一家上市公司今年的总体走势,留强汰弱切莫犹豫。另一方面从股东数量变化、股东结构变化可以了解一只股票的主力持仓情况,结合股价走势可以提高选股精准度。我们这个市场,新兴产业是爆炸性机会,传统产业是脉冲性机会。现在很多高科技新兴产业股票可以说高高在上,追进去风险极大。但也有一些业绩稳定的传统行业股票一年来几乎没有什么上涨,或许在市场迷失时,可能成为新的投资关注点。

注册制后,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环境也在深度转变,所以,冬播也不能乱播。第一要防雷,守住安全底线。本周广州浪奇五个多亿存货不翼而飞告诉我们,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利益可以不要底线,一些剧本都写不出来的剧情他们可能做得到。四季度临近年底,今年严峻的外部经营环境会让一些作弊造假和经营难以为继的公司原形毕露,这个时候投资一定要把防踩雷摆在第一位,远离绩差公司、造假公司、问题公司、经营异常公司、中介机构出具非标意见公司、大股东疯狂套现公司,特别要注意那些经营与行业走势背离过大的所谓绩优公司。第二要从五中全会精神中找出路、找希望。紧紧盯住未来五年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找赛道,立足创新能力等要素找企业,围绕重大项目的受益链条找热点。第三要关注调整到位的好公司。现在市场估值两极分化,好公司越来越贵。如果大盘出现大幅调整,特别是一些绩优核心资产深度调整,这很可能是给投资者送钱的机会,投资者一定要在自选股中准备一批各个行业绩优头部上市企业,时刻关注其估值是否回到合理区间,一旦因为其他非经营因素引发股价大跌,毫不迟疑逢低吸纳。四季度可以重点关注食品、生物医药、创新科技、关键制造业等上市公司股价调整后的买入机会。第四要适当注意传统行业绩优破净公司和行业龙头公司。我们的股市要走出低迷、走出底部,走出复兴牛,指数样本、权重调整是路径,大盘蓝筹走牛是出路。投资者可以把那些破净公司找出来,挑选业绩优秀适量投资,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