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抱团持股:价值投资是否变调?

2020年08月10日 13:54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厦门 陶丹

公募基金今年以来“爆款”迭出,因为投资者太热情而采用比例配售的例子一再出现,反映出市场对公募基金过去一年多投资绩效的认可。而上交所近期的报告也显示,个人投资者在2016-2019年的震荡市中总体亏损,而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则取得了正收益。公募基金赚钱本是美事一件,较低的投资门坎十分亲民便于参与,“炒股不如养基”也符合全球股市往专业化、机构化发展的方向,但二季度基金持股进一步强化了集中持有的趋势,也就是所谓的“抱团持股”,这些被基金重点抱团持有的品种估值越来越高,部分甚至出现“在天上飘”的情况。在大幅炒高之后,基金“抱团持股”的行为面临价值投资理念的拷问,而未来会不会瓦解更攸关全体投资者的盈亏,三季度或许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关键节点。

抱团持股:资金太多,好股太少?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出现了行业和个股“双集中”的态势,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成为细分行业中持有比例最高的前三,且相对行业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出现明显的超配;个股方面,无论是基金持股市值前10、前50还是前100,在基金持股总市值中的占比都进一步提升,其中市值前100占总市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抱团持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资金太多、好股太少”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基金抱团的原因。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之后,各行业出现市场份额向龙头公司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龙头公司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公司,更有资源来进行市场竞争或并购做大做强。

除此之外,龙头公司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便于资金量大的机构投资者吞吐,也是持股相对集中的客观原因。特别是在近年来A股对外开放进程和内部改革的推进中,外资偏好大市值龙头股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公募基金产生影响,而退市机制深化导致低价小市值冒出黑马难度加大、注册制的推广让上市公司家数快速增加,集中研究部分公司具有更高效率等,也是导致基金抱团的关键因素。

基金的“市值管理”仍有“地心引力”

尽管公募基金的抱团持股有内外因素的合理性,但持股过度集中和行业超配,也存在一定的隐忧,最直接就是基金重仓股估值的提升。东吴证券研报显示,基金持股前10名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水平,而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则显著低于当时。除了龙头公司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估值溢价”之外,基金重仓股中高市盈率行业持股比例的上升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此同时,一些估值较低的行业如银行等,则被基金明显低配。虽然说基金可以通过锁仓减少市场浮筹,用较少的资金就能维持和推动股价,但估值高到一定程度甚至出现局部泡沫,就和价值投资背道而驰,演变成为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的“价值投机”。价值投机到最后,势必面临内在价值“地心引力”的考验,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

影响基金抱团的“地心引力”从何而来?一是产业资本的减持,通过巨量的筹码供给,让基金维护股价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第二则是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变动,目前全球的低利率环境是基金抱团龙头股的有利时机,但未来一旦发生逆转,估值极高的品种将逐步丧失性价比优势,长线资金的撤离导致高估值的向下修正。而这两方面的“地心引力”发挥作用,很可能通过部分参与抱团而账面浮盈丰厚的基金提前鞋底抹油、一走了之,导致抱团的“统一战线”出现动摇。

瓦解与否看三大指标

从A股历史上看,公募基金的抱团持股曾经多次出现,消费、周期、金融地产、科技股都曾经成为抱团的对象,最终都在特定的情况下走向瓦解。这次基金的抱团会不会“不一样”?笔者认为,随着公募基金等机构话语权的提升,此次抱团的“韧性”有望比以往要强。但三季度过后,公募基金面临“年终总结”,部分基金可能会先行兑现盈利离场,对抱团形成较大的压力。因此,投资者不妨从以下三大指标观察抱团行为是否瓦解:

一是抱团行业是否出现高位放量滞涨或破位的走势。特别是在行业利好出现之后,如果出现高开低走、放量下杀的走势,则存在基金逢高卖出的可能;

二是抱团行业在较高估值的状态下是否出现周线、月线级别的急速上冲。如果出现的话,很可能进入“盛极而衰”的阶段,增加产业资本高位套现的概率;

三是此前被低配的低估值行业能否真正崛起产生替代效应。如果低配的低估值行业能够获得新增资金的青睐,产生明显的赚钱效应,那么原先在抱团行业中获利丰厚的基金随时可能参与进来,导致资金向“洼地”流入,带来风格切换导致抱团瓦解。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想要参与基金深度抱团、涨幅较大的行业,不妨通过平价或折价的场内基金参与,密切观察市场动向,随时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获利了结。而对于持有相关股票或基金获利比较丰厚的投资者,不妨适度兑现利润回收投入成本,将剩下的持仓视为浮动利润持有,如此一来当可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